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清源股份(60362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2-06-30
信息来源2022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地缘政治和贸易争端愈演愈烈,大宗商品价格短期波动加大,逆全球化趋势有增无减。光伏产业作为能源革命中关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各国打造供应链内循环体系的焦点。同时在全球极端气候频现及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新一次的能源革命已成席卷全球的大趋势。各国纷纷出台各项支持政策,大力支持绿色低碳能源转型。2022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19%;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新增19.65GW,同比增长125%,地面光伏电站新增11.23GW,同比增长110%。户用光伏新增约9.5GW,同比增长52%,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约10.7GW,同比增长268%。2022年上半年度,在受到印度政府增加光伏产品关税以及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量达到78.6GW,同比增加74.3%。
  在此背景下,公司始终坚持全球化布局,持续拓展国内外销售网络,聚焦产品及供应链,大力推广拥有一定技术壁垒的新型光伏支架智能跟踪器系统产品及分布式支架标准化产品,并通过集中采购、长期采购的战略采购模式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持续投入升级改造公司产品,并同步优化公司电站资产,主动提高自持电站发电效能,从而有效改善公司的现金流,减小财务费用对业绩的影响。
  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564.49万元,同比增长17.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4.23万元,同比减少19.70%。2022年上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在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由于钢材及铝合金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加之原材料价格及产品价格传导具有一定时间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产品毛利率及净利润出现下降情况。虽然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震荡,给公司带来了经营压力,经公司管理层迅速调整产品价格及原材料备料机制,使得公司产品毛利率自第二季度初开始逐步好转,并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回归到正常水平。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一)夯实公司主业,稳固全球销售网络,发力中国市场
  公司致力于成为以支架产品为驱动的全球领先的光伏电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持续的价值服务。
  1、支架产品再创新高,各区域多点齐开
  从公司产品的销售区域来看,2021年度中国光伏市场全面进入平价时代,硅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给大型光伏电站项目投资收益带来较大影响,许多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推迟建设。另一方面,受益于政策上对整县光伏推行的支持,度电成本相对较低的分布式电站呈现爆发式增长。
  (1)国内市场方面,受到光伏硅料持续涨价的影响,集中式电站开工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公司集中式支架销量也出现较大减少;另一方面,公司通过逐步加大分布式支架的市场推广,使得分布式支架销售占比得到较大提升。
  (2)海外市场方面,澳洲政府为鼓励新能源提供的补贴政策正逐年降低,未来市场容量可能出现逐步缩小的情况。当前公司在澳洲分布式光伏支架市场仍继续保持约50%的市场份额,并且保持销售额持续增长态势。欧洲市场方面,受到俄乌战争的影响,欧洲能源价格出现创纪录的涨幅,电力供需矛盾异常突出,新增光伏装机量爆发性增加。新兴市场方面,受益于全球碳减排趋势的影响,公司拓展了包括中非、沙特、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柬埔寨等新市场,其中公司为老挝当地最大的地面电站项目和柬埔寨首个且目前最大的光伏跟踪电站项目供应支架产品。
  2、公司产品品类齐全,各类型产品全面发力
  (1)光伏分布式支架系统是公司的明星产品,已连续12年在澳洲单区域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屋顶支架系统采用模块化标准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新颖,易于安装等特点,并已取得澳洲、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产品认证。从2008年投放市场至今,已在澳洲、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实现大量销售,现已成为通用的屋顶支架之一。公司依托现有国外分布式光伏支架产品的成熟经验,针对国内市场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分布式支架标准产品。在2021年下半年,公司已与创维光伏、中来股份、天合光能等国内分布式光伏EPC商就分布式光伏支架建立了战略合作,并在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销售。2021年度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出了户用BIPV支架、工商业彩钢瓦支架系统、户用镀铝镁锌碳钢支架等,增加了公司屋顶支架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及产品覆盖率。公司光伏屋顶支架系统主要采用分销模式销售,除得益于公司在澳洲多年铺设的成熟分销网络外,公司在欧洲市场、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市场开拓活动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报告期内,公司分布式支架在2022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2,414.02万元,同比增长34.7%。
  特别是在近年大力开发的欧洲分布式光伏支架市场受到因俄乌战争造成能源危机的影响和欧盟“Repower EU计划”的推出,使得公司在欧洲的分布式光伏业务呈现爆发形式。公司依托在澳洲市场销售多年的分布式光伏支架及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欧洲市场大展身手,取得了营业收入5,384.91万元,同比增长612.34%。
  (2)光伏智能跟踪器方面,公司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EZ-Tracker智能光伏跟踪器系统在2021年完成产品升级,实现结构强度、安装便捷度、发电量的多重提升,是公司智能光伏跟踪器的主力产品。该产品在安装效率、风雪保护模式、故障自动隔离机制、免维护设计等方面均高于业内同类产品水平。该系列产品主要由支架系统,AI跟踪控制器,AI跟踪通信箱,WebScada监控平台,云监控平台组成。光伏智能跟踪器采用行业内目前领先的跟踪器系统,并已完成德国南德 TÜV认证公司签署颁发的 IEC62817-TÜV标准认证及 RWDI风洞测试。同等环境下,光伏支架智能跟踪器系统相较于普通的固定支架系统能够有效的增长13-20%的发电效益。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升级该产品。光伏支架智能跟踪器系统将是公司未来研发投入、市场推广的主力产品,也是未来业绩贡献的关键。
  报告期内,受到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国内跟踪支架项目大幅减少的影响,公司实现光伏支架智能跟踪器营业收入2,905.77万元,同比下降74.32%。
  (3)光伏地面支架系统是公司的传统支架产品,该类产品具有稳定性好、性价比高、适合多种环境等特点,是全球光伏项目最广泛应用的支架产品。公司主推的地面碳钢、铝合金产品,在日本、中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大量销售,具有结构灵活多样,可定制化,成本低,易安装的特性,现已成为通用的地面支架之一。公司地面支架系统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向全球进行销售,特别在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工率较低的情况下,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光伏地面支架系统实现营业收入 15,650.03万元,同比增长70.84%。
  3、清洁能源投资业务(转让+开发)持续进行
  (1)公司自持光伏电站开发及转让业务主要涉及为合作伙伴定向开发及建设,建设完成后再移交给合作伙伴的光伏电站项目,包含国内外集中地面光伏项目和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公司在前期开发阶段即充分考虑合作伙伴对投资效益、土地性质、屋顶资质、接入距离、光照条件等的要求;建设阶段需满足合作伙伴对设备选型、技术要求、电站设计以及派驻现场监理的要求;转让阶段考虑合作伙伴对并网验收、尽职调查、审计、资产评估等的要求,确保光伏电站建成并网之后顺利移交。截止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正在进行建设中的光伏电站项目为12.45MW,预计2022年下半年交付并完成转让。
  (2)公司自持光伏电站发电业务主要涉及的是公司开发及建设完成后,自持运营发电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投资规模小、投资效益高、建设周期短、电费收款及时、现金流好等特点,公司未来以分布式电站为自持方向。具体操作上,公司注重选择光照条件好,业主产权清晰、经营状况良好的屋顶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并以合同供电方式与业主签订售电协议。在光伏电站建成后可采用融资租赁、项目贷等方式进行融资。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已与国内多地市大型产业园及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项目储备约350MW,计划于2022年及2023年陆续完成开发建设,有望实现加速增长。
  公司完成“光伏+智慧能源”控制平台的研发,在光伏基础上额外实现了企业能源管理可视化、可控化、可优化,最大化提升企业能源使用效率,为企业双重赋能。该产品已经在公司10多家自持电站中投入使用并完成产品测试并受到业主一致好评,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大幅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检视自持电站资产,重点筛选并改造收益差的电站项目,并逐步推动通过数字化运维、技术升级改造、多渠道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与售电公司进行双边交易等方式提高存量电站的发电量、电量消纳及投资收益;并将持续优化现有电站资产结构,以新增收益率高的分布式电站置换收益差、国补拖欠严重的存量电站。
  报告期间内,公司累计持有147.44MW的光伏电站。公司未来将立足福建本地,探索以工商业智慧能源管理集成系统为主的投资模式,积极优化电站资产结构。
  报告期间内,公司光伏电站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6,707.91万元,同比增加 11.46%。
  4、EPC服务转型升级,推进“整县制”政策下光伏项目落地
  在国家双碳目标和整县推进政策下,2022年上半年福建省分布式光伏市场维持高增长,公司EPC服务板块业务充分受益,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另一动力。公司作为福建省光伏整体解决方案龙头企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系统勘测、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于2021年9月入选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通过试点先行、标杆引领、宣教结合等方式,在厦门市全面推进整县制分布式光伏建设。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在厦门市及翔安区签约试点项目28个,范围覆盖党政机关建筑、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工商业厂房以及农村居民住宅屋顶。
  报告期间内,公司工程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80.50万元,同比增加599.52%。
  (二)升级改造生产线,全面开启智能制造,加速产业链产品的研发,推动产品再升级 在2021年下半度,公司对厦门和天津两大生产基地的产品工艺、模具、设备进行了技术升级和改造,同时对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持续优化,启动SAP数字化工厂项目,通过梳理生产业态业务流程,优化系统配置,对系统主数据进行集团统一编码管理,生产MRP,生产执行模块,品质检验功能等进行增强,使公司生产更加精益化、规范化。2022年度,公司计划实现产能从3GW到9.5GW的大幅提升,为不断增加的订单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公司与乌鲁木齐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清源工投(新疆)数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线将在下半年投入使用,设计产能5GW,并将根据订单分期施放产能。新疆基地的支架产品将覆盖中国西北部等设立“风电大基地”的区域,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内光伏市场的竞争力。
  公司积极应对近年全球营商环境及光伏行业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加强对公司内部管理的优化,并启动光伏产品的全线升级及产业链扩展,包括对光伏跟踪支架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启动商用BIPV产品研发、推出“光伏+智慧能源”控制平台并取得应用成功等。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将在欧洲及澳洲地区推出自主品牌的户用储能系统产品。
  报告期间内,公司研发费用为912.61万元,同比增加58.82%。
  (三)开源节流,数字化管理业务前端及供应链,切实实现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从业务前端到供应链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公司自主研发的EzQuote系统为客户提供快速设计报价服务,全年系统设计报价超3GW,同时客户也可登录该系统进行自助查询和自助下单服务。通过生产车间改造,增设智能自动化设备,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实现综合产能消耗降低,产值提高的整体目标;通过产品设计水平的提升,将成本控制理念纳入标准化产品开发阶段,在定制化产品中充分考虑标准化配件,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最终目标;通过建立长期采购合作供应商、开展集中采购、供应商绩效考核推进等方式,提升采购管理的效率并降低采购成本,保证交期、质量并增加资金使用效率。
  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建设BI运营驾驶舱、CRM系统、项目管理系统、BPM系统,为业务预警和决策提供支撑,全面实现内部管理的数字化和高效化。
  报告期内,除去汇兑损益对财务费用的影响,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82%。
  (四)深化组织机构改革,打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公司制定五年战略规划并着手对组织机构进行改革,构建对外快速反应、对内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公司设立三大支架产品事业部,改组电站投资、工程、运维、开发团队,由各事业部、投资、EPC及运维团队自主管理并承担利润目标,同时按各业务单元需求搭配供应链支持团队,共享财务中心及其他后台支持部门,构建以产品为中心的运营体系。同时,公司根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经济目标,将中国区市场视为未来支架产品业绩增长的主要竞争市场,设立中国区营销总部,按省建设销售团队,加强资源投入,完善国内市场及销售渠道的开拓。
  公司秉持全球化人力资源战略,使用本地团队管理本地业务,以达到对当地市场、客户的快速响应。公司建立了人才选拔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高素质的核心技术人才,同时强化“绩效导向”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出更符合公司发展的“TUP”激励机制,将绩效管理与人员培养、薪酬激励和人员淘汰相结合,实现留优汰劣,打造高素质、战斗力强的员工队伍,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转至清源股份(60362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