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光股份(00093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概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算力×联接”战略,持续提升开放、多元、全栈能力,重点规划和推出新一代智算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行业客户在模型训推效率、大规模算力集群部署、绿色节能与智能运维等方面的核心需求。同时,聚焦“AI for ALL”,聚合算力、数据、大模型及生态资源,推进大模型与行业场景的深入融合,在多个行业场景实现 AI 解决方案落地应用。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25亿元,同比增长24.96%,其中 IC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收入达到 360.42亿元,同比增长37.80%,占营业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 76.00%。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41亿元,同比增长4.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1.18亿元,同比增长25.10%。 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华三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4.04亿元,同比增长37.75%;实现净利润18.51亿元。其中,国内政企业务营业收入 310.35亿元,同比增长53.55%;国际业务营业收入 19.19亿元,同比增长60.25%,均实现高速增长。 1、创新产品及方案,多维度提升全栈数字化及 AI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充分发挥“算力×联接”的倍增效应,重点围绕 AIGC 应用、高效多元算力供给、高品质网络联接等方向进行产品和技术迭代创新,打造了以高速无损网络、人工智能服务器、下一代存储、算力调度管理平台为核心的全栈智算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 AIGC应用方面,公司以场景需求为导向,完成百业灵犀 ICT大模型的迭代发布,提升了在 ICT产品知识问答、故障诊断等核心场景的能力,巩固在ICT领域场景落地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发布百业灵犀深度思考大模型,内置公司积累的大量自有知识资产,大幅提升对复杂场景问题的处理能力,促进 AI 在专业领域的认知能力迈入新阶段;发布百业灵犀轻量化ICT大模型,在保持场景适配能力稳定性的同时,资源占用降低超过 30%,解决小资源场景的推理部署问题,为边缘计算等轻量化场景提供了灵活选择;公司发布“智算—算法—治理”深度耦合的大模型一体机—LinSeer Cube 大模型一体机,全面搭载 DeepSeek V3、R1模型,适配多种 GPU,实现开箱即用的分钟级应用部署。 目前灵犀智算解决方案已迭代升级至 V4.0版本,全面支持私域训推、大规模训练、垂直行业类 AI应用开发三类智算中心的建设需求,并满足智算中心全景运维能力以及算力安全防护能力需求。 在高效多元算力方面,公司 H3C UniServer G7 系列服务器以丰富的软硬件生态兼容性,适用于集群训练、训推一体、边缘推理等场景;UniPoD 超节点产品支持单机柜、多机柜等多种形态,大幅提升通信效率和模型算力利用率,为万亿参数模型训练提供强大支持;发布傲飞算力平台 5.0,实现智算与高算的一体化调度,易用性、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支持万卡级别异构算力集群高效调度和运营管理,满足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场景下的复杂算力需求。同时,新华三受邀加入全球最大的开放计算社区 OCP(Open Compute Project)成立的 OCP Edge MHS(Modular Hardware System)边缘计算模块化硬件系统工作组,共同推进边缘计算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在高品质网络联接方面,公司秉承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精神,持续提升在网络联接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已形成覆盖数据中心、园区、广域网的千余款网络产品。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了基于 DDC(Diversity Dynamic-Connectivity,多元动态联接)架构的新一代无损网络解决方案,高效解决智算网络中流量拥塞与调度难题,提升智算网络效能;发布了基于国产关键芯片与核心元器件的 800G国芯智算交换机 H3C S9825-8C-G,整机国产化率超过 95%,并通过工信部进网测试;除此以外,公司在国产化核心交换机、国产化园区交换机产品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形成系列国产化交换机产品矩阵。 在路由器领域,持续推进路由器产品线的国产化进程,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部署需求。同时,公司推出为欧洲市场打造的定制版 UR 系列三合一路由器,将路由网关、AC无线控制、安全防护深度集成于单一设备,为欧洲中小企业、分支机构及连锁门店搭建了一站式网络解决方案。公司数据中心交换机和高端路由器成功通过欧洲高级网络测试中心(EANTC)2025互通性测试。 在无线领域,公司发布多款全场景 Wi-Fi 7新产品,全面覆盖放装、壁挂、室外、制造、高密等应用场景,推出矿用本安 Wi-Fi 7无线通信模块 H3C WA7220CM,为矿山无线通信向 Wi-Fi 7演进奠定坚实基础;为用户打造面向未来的高质量万兆 Wi-Fi无线园区网络,持续提升无线网络体验、应用体验和运维体验;发布智能制造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打造超低时延、高可靠性的工业无线网络。 公司推出多通道以太光方案,实现万兆带入室,全链路采用单纤传输,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发布全光网络 5.0 解决方案,“以太光+PON”融合发展路线,引入多通道技术,大幅提升园区网络的建维效率,实现网络建设更简便、管理更智能、使用更高效。 在智能存储方面,公司基于新一代分布式智能存储系统 H3C UniStor Polaris X20000系列,又推出了AI 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打通“算力”和“存力”之间的效率壁垒,实现“以存强算”,加速从底层硬件到上层 AI应用的数据流通,提升 AI推理的实时性、相关性与准确度,优化大模型的整体运行效率,改善真实场景中使用大模型时的响应速度与使用体验;发布专为中小企业数据存储场景设计的全新光纤交换机 H3C UniStor CN3370B、全新一代入门级 SAN存储产品 H3C UniStor CF2000 G3,可提供更具成本效益和高效、易维护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在主动安全方面,持续加强 AI赋能,发布防火墙 AI运维助手,提升防火墙在核心使用场景的业务部署、故障诊断和知识问答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围绕场景化能力,对全系列负载均衡产品进行升级迭代;聚焦智算中心业务场景,发布智算安全解决方案,实现“算力防护+大模型安全+数据安全”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在算力攻击阻断、大模型合规运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场景落地,提升智算业务安全防护效率与稳定性;发布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实现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和可信数据空间连接器两大核心组件在数据安全共享与流通场景落地,提升数据要素治理效率与流通可信度。同时凭借在安全合规性上的领先技术能力,新华三入选2025年 Gartner®园区接入安全代表厂商。 在云与智能方面,发布全新一代 UIS9.0超融合产品与 UIS 3060G7国产化硬件平台,大幅提升产品性能,满足AI时代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多样化需求;优化CloudOS 7.0云操作系统交付效率,加强对国产GPU、数据库和中间件等的适配,已在数字政府、企业、能源、交通、运营商等行业广泛落地;发布绿洲平台5.0,增强数据管理和监督能力、智能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平台大规模集群管理能力,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稳定性。 在智能运维方面,公司“一图一脑” 的创新运维体系在金融、政府、教育等行业深度落地;运维软件全面支持国产化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深挖行业运维需求,搭建了车联网一体化运维平台和城轨云综合运管平台;依托多年积累的 ICT建设运维经验和知识数据,深度融合 AI技术,推出具备自主感知、规划、决策及执行能力的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管控解决方案“LinSeer ICT 智能体”。同时,公司持续探索多智能体协同机制,通过统一 AI 助手解决跨域运维难题。 在绿色节能方面,公司坚定践行“ALL in GREEN”理念,已形成全冷板液冷服务器、冷板式及浸没式交换机等产品及箱式浸没液冷、相变浸没式液冷、G-Flow 油类浸没液冷等解决方案,并新增推出面向通用计算、智能计算场景的高密液冷整机柜和 AI 液冷整机柜解决方案,以“超高密度、极简运维、高速互联、极致液冷”多重优势,应对高性能算力需求增长下的数据中心 PUE 要求。公司通过全栈液冷技术并结合 800G硅光交换机与智能温控系统,打造了规模化商用的超低耗数据中心标杆。 2、深耕国内市场,持续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在数字政府领域,公司在算力融合创新、数字治理升级、智能中枢等关键方面均有广泛落地。深度参与重庆、广东、北京、新疆、湖北等多地智算中心建设;在浙江、四川、湖北、河北等地政务云构建智算云专区,完成从传统政务云向 AI 智能中枢的架构升级。继杭州、郑州、咸阳、马鞍山、贵阳等地“图灵小镇”项目顺利开展后,公司上半年着力打造全国首个绿色“图灵小镇”—青海图灵小镇,构建“绿能供给+智能调度+产业赋能”三位一体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为工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提供绿色算力底座。 在数字金融领域,公司拥有金融大模型算力平台、金融无损数据中心、绿色数据中心、金融广域网等多个金融解决方案。在中国工商银行,公司全面入围数据中心、分行、网点的网络框架;在中国建设银行,部署云基础设施智能运维、智能网络、国产化算力平台、AI 智能算力和智能终端等产品与方案;在中国农业银行,以数据中心云下网络、国产化服务器、园区无线等方案,助力农业银行筑造坚实数字化底座。此外,公司还帮助多家商业银行完成 DeepSeek的私有化部署,实现 AI技术信贷风控等关键金融业务场景的垂直适配。 在智慧医疗领域,公司专注医疗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基于 H3C LinSeer Cube 大模型一体机的数智健康云平台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提供国产化、高性能算力底座,深度融合医疗专业知识,通过AI医生助手、AI护士助手、AI患者助手,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患者体验;公司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落地了行业领先的以太全光网络架构,在助力院区构建可视、可管、可控的智能化运维体系的同时,降低部署和维护难度;中标海南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临床诊疗与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数据互通,助力“医防协同”机制落地。此外,新华三深度参与编制行业首部安全评估指南—《医院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成熟度评估指南》(试行版),为医院网络安全运营建设提供指引。 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已推出交通大模型和交通智算等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中标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项目,福州长乐机场项目、西南空管、成都铁路局、兰州铁路局、广州铁路局、北京轨道交通等多个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在机场、空管、铁路、公路行业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公司除全面参与亚冬会网管改造、基础网络升级及赛事网络 IT 基础设施建设以外,也为哈尔滨太平机场、地铁线路及交投集团运营单位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保障交通网络的畅通。 在智慧能源领域,公司发布矿用本安 Wi-Fi 7无线通信模块 H3C WA7220CM、国芯低功耗 IPRAN以及多款矿用本安交换机产品及场景方案;在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等多个省份持续协助客户深化数字价值的挖掘;携手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创新引入 IPv6+技术,联合制定了 SDN+SRv6技术演进方案,推进网络架构优化升级,支持电力业务持续创新;中标多个电力核心生产业务系统项目,为电网运行提供可靠数字平台支撑,在电网智算中心场景及电力生产场景持续取得突破,进一步保持在电力行业数字化领域领先地位。 在智慧企业领域,为大模型厂商、算力服务商及汽车自动驾驶、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行业头部企业提供 AI 算力基础设施支撑,截至目前已助力超 100 家企业实现智算集群落地。 在智慧教育领域,公司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底座、数据中心、智慧校园三大核心场景,打造了 11 类典型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出灵犀智算解决方案教育版,并在多所高校落地。在浙江大学骨干网项目中,实现了全国首个校园网骨干网 SRv6改造方案落地,取得多校区互联场景的技术突破。 在运营商领域,公司扎实做好云网基础设施建设,深挖智算市场商机,将软硬件、服务和运营能力有机结合。在 ICT设备集采领域,中标中国移动2025年硬件防火墙集采、中国移动2025年数据中心交换机和高端三层交换机集采、中国电信2025年安全产品集采、2025年联通数科通用服务器集采(二期)、2025年中国铁塔摄像头集采等项目;入围中国电信天翼云 AI一体机合作伙伴招募、中国移动信息技术公司 2025—2028年 IT安全服务框架,开辟服务项目新领域;在大网领域,与中国移动积极推动算力网络发展,共同完成业界首次 800G以太网智算协同训练的现网技术试验;联合中国电信稳固新型城域网发展,在现网实现精细化流量经营方案部署;在智算领域,与运营商共同推进多元异构算力建设,积极参与多省训推一体资源池及多机推理资源池建设,促进智算推理方案提升;在政企市场,以 AI 全栈能力和全新DeepSeek一体机携手运营商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实现国产化 GPU落地政务云场景。 3、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增强自主渠道建设及国际化品牌形象 在海外市场,公司继续深化本地化战略,深耕亚洲、欧洲及拉美区域的运营商、政府和教育等重点行业,海外合作伙伴数量超过 3,300家,海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专为全球中小企业设计的 Aolynk 子品牌,以超简化的产品形态、智能运维、场景化解决方案和全球服务支持,解决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难题,迅速打开海外 SMB 市场;持续扩大面向海外市场的高性能 Wi-Fi 7、园区全光网络、高性能 G7服务器组合的推广,并利用 ADNET解决方案、Cloud云简方案助力海外企业快速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连续性与运维效率。公司 ICT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沙特、哈萨克斯坦、新加坡、泰国、南非、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西班牙、菲律宾等国家实现项目落地,打开国际化发展新格局。 (二)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营业成本 40,199,473,896.75 30,727,514,048.99 30.83% 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业务扩大、销售增加,对应结转成本增加所致销售费用 1,911,008,485.47 2,069,684,040.36 -7.67%管理费用 504,294,400.71 464,254,869.31 8.62%财务费用 710,462,025.10 223,361,004.08 218.08%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利息费用增加等原因所致所得税费用 116,187,842.64 156,613,755.99 -25.81%研发投入 2,447,546,199.31 2,410,607,353.03 1.53%投资收益 38,279,030.11 59,050,458.15 -35.18%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紫光西部数据有限公司等处置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减少及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损失增加综合所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09,544,074.36 53,235,248.03 -305.77%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所持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本期亏损而上期为盈利所致营业外收入 25,059,002.27 8,026,269.79 212.21% 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由于本期子公司收到的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15,866,208.39 -3,219,179,295.21 12.5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83,277,408.43 -123,688,003.09 -209.8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子公司构建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支出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14,801,828.19 1,821,107,215.43 82.0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子公司新增借款的现金流入增加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19,296,822.94 -1,524,792,416.42 107.8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子公司新增借款的现金流入增加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三)营业收入构成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产终止确认的投资损益外,其他不具有可持续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9,544,074.36 -7.82% 主要为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理财产品收益等 否资产减值 -393,572,007.42 -28.09% 主要为存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等 是营业外收入 25,059,002.27 1.79% 包括收到和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等 否营业外支出 12,315,413.24 0.88% 包括对外捐赠等 否其他收益 338,338,685.78 24.15% 主要为收到的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等 除收到的增值税返还收入、个税手续费收入、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抵减以外,其他部分不具有可持续性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较上年末减少,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票据贴现及背书增加所致应收账款 15,380,658,514.54 15.79% 13,832,025,229.18 15.57% 0.22%合同资产 1,365,670,679.09 1.40% 1,281,850,677.32 1.44% -0.04%存货 43,841,514,636.42 45.02% 36,846,684,521.56 41.49% 3.53%投资性房地产 212,687,862.57 0.22% 217,418,739.97 0.24% -0.02%长期股权投资 201,672,960.96 0.21% 176,955,043.91 0.20% 0.01%固定资产 1,024,074,124.21 1.05% 1,085,712,130.00 1.22% -0.17%经济科技园(一期)智能工厂项目、紫光数字经济科技园(一期)总部基地项目、新一代 ICT 产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投入增加所致使用权资产 1,531,507,058.71 1.57% 1,253,913,227.25 1.41% 0.16%其他非流动资产 263,460,521.66 0.27% 375,711,484.83 0.42% -0.15%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等借款增加所致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票据结算增加所致合同负债 15,911,799,003.40 16.34% 14,502,127,196.51 16.33% 0.01%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应交增值税减少等原因所致长期借款 11,328,907,089.89 11.63% 11,008,719,457.17 12.40% -0.77%租赁负债 1,283,044,270.94 1.32% 1,007,886,077.11 1.13% 0.19%增加,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子公司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长期押金增加所致盈余公积 25,570,446.44 0.03% -0.03% 盈余公积较上年末减少,主要是由于本期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减资,少数股东权益变动冲减盈余公积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权利受限的资产账面价值为 929,277,266.95元,主要为向银行申请开具保函和票据、开展结售汇等业务支付的保证金、已被背书或贴现的票据以及因申请银行借款进行的无形资产抵押等。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衍生品投资类型 初始投资金额(万美元) 期初金额(人民币万元) 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人民币万元) 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人民币万元) 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万美元) 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万美元) 期末金额(人民币万元) 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外汇期权 47,950 7,097.84 -11,333.22 122,700 64,950 -4,235.38 44.23%汇率远期 -82.44 4,000 1,500 -82.44 1.05%合计 47,950 7,097.84 -11,415.66 126,700 66,450 -4,317.82 45.28%报告期内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相关规定及其指南,对开展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相应的核算处理,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衍生品交易实际损益金额为人民币 6,497.34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衍生品投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不做投机性、套利性的交易操作,均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降低了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达到了套期保值预期效果。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公司进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会存在一定的风险:1、汇率波动风险:由于外汇市场存在各种影响汇率走势的复杂因素,不确定性较大,如未来汇率走势与公司判断的汇率波动方向发生大幅偏离,实际汇率将与公司外汇套期保值合约锁定汇率出现较大偏差,将给公司带来损失。2、内部控制风险: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可能会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而造成操作风险。3、履约风险: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存在合约到期无法履约造成违约而带来的风险。4、法律风险:因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交易对手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造成合约无法正常执行而给公司带来损失。公司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1、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公司业务为基础、以规避风险为目的,尽可能选择结构简单的外汇套期保值产品。2、公司已制定《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对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管理机构、审批权限、操作流程、风险控制、信息披露、信息保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行为和风险进行了有效规范和控制。公司将严格按照《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操作,保证制度有效执行,控制业务风险。3、公司和子公司财务部门为套期保值业务日常管理和执行机构;公司内部审计部负责审查和监督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实际运作情况,包括资金使用情况、盈亏情况、制度执行情况、信息报告情况等。 4、密切关注国际外汇市场动态变化,加强对汇率的信息分析,适时调整外汇套期保值方案,最大限度地控制汇兑损失。5、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时,慎重选择与具有合法资格且实力较强的境内外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密切跟踪相关法律法规,规避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6、加强对银行账户和资金的管理,严格遵守资金划拨和使用的审批程序。7、当外汇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上报,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 公司购买的衍生品用于外汇套期保值,公允价值变动主要是汇率变动所致,公允价值基本按照合约银行提供的价格确定。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4年12月7日衍生品投资审批股东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4年12月24日注: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在相同产品类型下进行合并披露。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切实推动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维护投资者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市值管理》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该制度经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5年4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公司质量是公司投资价值的基础和市值管理的重要抓手。公司立足提升自身质量,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诚实守信、规范运作、稳健经营,同时增强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持续提升公司企业价值。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推动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举措如下:1、夯实主业优势,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坚持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3、完善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4、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高效传递公司价值;5、重视投资者回报,共享发展成果。具体内容请详见公司于2024年3月6日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9)。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上述行动方案: 1、聚焦技术和产品领先性和前瞻性,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重点围绕“云—网—安—算—存—端”加强业务布局和研发投入,持续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夯实自身技术优势; 2、聚焦行业应用,抢抓市场机会,在持续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快速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品牌形象,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96%;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证券交易所规则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公司系统性修订/新增二十余项治理制度,提升公司制度体系的完善性; 4、增设第九届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督、审阅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及表现,进一步落实公司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方面的工作,促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虽然2024年度公司有重大投资,在兼顾投资者回报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 0.75元(含税),共计派送现金214,505,990.55元,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质量回报双提升”的意识,积极落实相关行动方案,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公司治理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