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评述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数控装备及其核心工功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业务及主导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其中智能数控装备产品主要有CNC全自动圆锯机、高速数控带锯床、柔性材料智能裁切机、CNC加工中心等;装备核心工 ——作部件 金属切削工具产品主要为模切工具、锯切工具等;装备核心功能部件系滚动功能部件产品,主要为滚珠直线导轨副和滚柱直线导轨副产品等。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金属切削工具市场容量大,国产替代已有所建树,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金属切削工具作为现代工业关键配套产业,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根据QY Research 出版的 2025-2031 Global and China Cutting. Tools Market Status and Forecast 2024 265.3《 》, 年全球切削刀具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394.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9%(2025-2031)。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23年中国刀具市场消费额达538亿元,同比增长5%,2005-2023年CAGR约7.9%。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我国进口金属切削工具占总消费的比重从2016年的37.17%下降到2022年的27%左右,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金属切削工具的自给能力在逐步增强,我国进口金属切削工具的依赖度有所下降,国产替代已有所建树。从收入规模来看,我国金属切削工具行业呈现散而小的竞争格局,而金属切削工具作为多学科交汇的产物,需要企业在金属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等领域持续投入,因此头部企业凭借其研发实力、品牌影响和渠道资源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金属切削工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2.我国机床行业整体大而不强,高端数控机床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根据VDW(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数据,2004-2023年,全球机床行业产值从370亿欧元提升至819亿欧元,复合增长率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市场, 年我国机床产值达 亿欧元,占全球机床产值 ;我国机床消费237亿欧元,占全球机床消费29%。但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行业整体大而不强,第一阵营仍然以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为主。从数控化率来看,日、美、德等海外发达国家机床数控化率均超 ,其中日本机床数控化率维持在 以上。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从2015年的33%提升到”。据睿工业测算, 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整体国产化率为 ,与日、美等国仍有较大差距。自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机床产业迎来十年左右的高增长阶段。2009年以来,我国推进了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代表的一系列机床行业扶持政策,机床产量在 年达到历史顶峰,并在 年至 年间保持较高位水平。从产业周期来看,机床装备呈现约10年的更换周期,受公共卫生、贸易对抗等因素影响,我国机床普遍超期服役。 年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七部门印发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重点推动工业母机等行业更新替代服役超过10年的落后低效设备”。目前我国机床行业正处于存量替换的高峰期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具有一定先进技术、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内资企业正在持续攻关,逐步突破技术封锁并向高档数控机床市场渗透,在强制更新政策的推动下,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凭借其本土化、性价比优势仍有较大替代空间。3.提供系列化金属切削工具以及配套装备一体化切削解决方案是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系列化开发是企业集约资源,快速进行品牌和产品延伸、整合及提升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金属切削工具龙头企业普遍形成了系列化金属切削工具及配套装备一体化的业务布局。一方面,针对应用需求开发各类型金属切削工具,以满足各类材料的切削加工需要,如瑞典山特维克集团(Sandvik Group)从十九世纪就开始积累热处理等材料处理技术,钢带、金属切削工具及其配套装备的产品谱系十分齐全。通过内生与外延的方式,山特维克逐步建立起齐全的产品线,提供全面的金属切削工具组合和技术服务,从而形成庞大的业务规模。另一方面,开发配套专用的设备,发挥工具与装备的协同效应,形成一体化的加工方案。如美国施泰力公司(L. S. Starrett Company)的锯切类产品发展出了高速钢、硬质合金、金刚石等多种材质的锯条、圆锯片、开孔锯及配套机器设备等系列产品,可为包括金属、木材、塑料、石材、肉类等各类材料提供切割加工的设备及配套工具产品;日本天田株式会社产品范围从起步时生产制造业用冲坯、开孔、折弯以及周边设备,逐步发展到软件自动化和金属加工全系列产品,现已具备生产不同的自动化设备、工具、材料、产品的能力。目前国内金属切削工具企业主要以工具为主营业务,较少有企业能够在不断丰富自身金属切削工具产品系列的同时向工具配套装备及提供金属切削解决方案等领域方向延伸。一是因为多数企业缺乏完备的设计开发能力及生产精密数控装备的条件,二是仅有少数企业建立了健全的产品跟踪服务体系,多数企业无法根据下游装备行业应用需求及时适配优化工具产品。齐全的产品系列和配套装备更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一站式采购需求,使得产品协同效应更为显著,是金属切削工具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4.国内企业积极布局滚动功能部件赛道,逐步打破海外企业垄断局面 滚动功能部件是一种对原材料、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要求极高的机械传动核心部件,全球市场基本被瑞士SCHNEEBERGER、日本THK、日本NSK、德国Rеxroth等海外企业垄断,其中日本和欧洲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滚动功能部件市场,目前中国台湾的上银科技(HIWIN)、银泰科技(PMI)的市场占有率接近50%,日本NSK、THK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15%左右。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高档数控机床中的高端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率仅为5%,国产高端机械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限制国内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为改变进口依赖的局面,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支持国产滚动功能部件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如2006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2008年12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2023年6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均将高档滚动功能部件列为重要支持目标。在政策的引导下,部分企业主动加大对金属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的研发投入,攻坚“卡脖子”难题,我国的产业技术逐步进步与成熟,根据第三届滚动功能部件用户调查结果发布会暨行业发展圆桌论坛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国产滚动功能部件技术突飞猛进,批量产品达到国际中高端产品水平,其中高速性能可达60m/min以上,可靠性指标MTBF>15000h,精度保持性指标T>4000h,能够基本满足国产高端机床性能指标要求,国产滚动功能部件的可靠性、精度、稳定性得到了有效验证,滚动功能部件的自给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行业技术水平逐渐向境外龙头企业看齐,滚动功能部件的进口依赖度将不断下降,逐渐改变之前经济型装备采用国产比例较大,中高档装备采用进口比例较大的市场局面,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水平将进一步提档增速。 (二)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特征31T 1.公司所处行业核心技术攻坚难,行业壁垒高 公司所在行业涉及材料学、热处理、力学、电子信息、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精密加工制造、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企业的持续研发能力要求极高。随着终端对智能数控装备及其核心工/功部件的要求日益严苛,缺乏技术沉淀、研发能力不足、资本实力薄弱且依靠模仿的小企业,在资源受限条件下无法产出符合客户需求高稳定性、高精密、高效率产品。这些小型企业被迫以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在低端市场厮杀,毛利率较低且企业体量小,没有规模效应,面临被头部企业兼并、收购或被市场淘汰的风险。2.公司所处行业对现代工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这是机床区别于其他机器的主要特点,故机床又称为工业母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机床行业已进入以数控机床为代表产品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公司生产的智能数控装备主要属于数控机床类别中使用最 数据来源:《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第五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分析报告》 高品质金属切削工具可大幅度提升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全生命周期所创造的效益也较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总体成本 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品质优异的金属切削工具产品可以增加客户粘性和复购率。 4.滚动功能部件应用领域广,是制造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功能部件 根据金属加工杂志社2021年发表的《第三届滚动功能部件用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数控机床(数控装置)依然是滚 动功能部件最主要的用户。随着我国的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及绿色化的转型升级与深入,滚动功能部件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半导体生产线、航空航天、军工装备、轨道交通、核电装备、高端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升。滚动功能部件在制造业各个领域的应用趋向多元化,并不断扩大,因此在突破精度保持性及可靠性的技术基础上,稳定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滚动功能部件的规模化生产,成为滚动功能部件行业研发的重中之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面对行业宏观环境波动及市场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2024年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谋篇布局,借助大规模设备更新和 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东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并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推进公司智能数控装备(工业母机)及其核心工/功部件(装备核心工作部件——金属切削工具,装备核心功能部件——直线导轨副等)的产业布局落地,夯实“横向拓宽”(产品系列化、产品矩阵)与“纵向延伸”(智能数控装备、滚动功能部件及上游高强韧轻量化金属材料)的业务架构,在金属切削工具等基础业务领域不断提升核心优势,庚续稳健发展态势;在智能数控装备、滚动功能部件等新业务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拓展下游客户群体,发展动力显著增强。 年公司经营成果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58,523.24万元,同比增长7.88%;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31.23万元,同比增长0.0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8,388.75 0.76%万元,同比增长 。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筑牢基础业务根基,激发新兴业务活力,持续优化收入结构 + +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深厚的产业经验、丰富的产品矩阵以及“工具装备功能部件”协同布局优势,在深挖基础业务 潜能的同时积极寻找新兴业务拓展机遇,围绕智能数控装备(工业母机)及其核心工作部件(金属切削工具)、核心功能部件(直线导轨副等)三大业务领域持续布局,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金属切削工具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金属切削工具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9,467.63万元,同比增长2.84%。其中模切工26,819.71 2.17%具业务实现销售收入为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主要原因系公司阶段性下调了重型模切工具产品的销售单价导致其销售收入下降4.54%,而受益于报告期内原材料单价下降,该产品的毛利率同比增长了0.04%,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11%,继续稳居行业全球首位;轻型模切工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62%,毛利率同比增长了5.15%。锯切工具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2,647.92万元,同比增长9.48%,其中硬质合金双金属带锯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93%,其在锯切工具的收入占比首次突破10%。受益于生产成本控制和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公司锯切工具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至37.48%。智能数控装备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数控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552.84万元,同比增长53.66%。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挖掘在自制专用装备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充分发挥智能数控装备技术研发主体和产品用户的双重身份优势,一方面不断探索实际应用场景,把握市场需求动向并着力解决用户痛点,持续优化生产设备性能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另一方面,紧贴下游客户多样化加工需求,除为战略大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生产线或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外,还不断对现有产品矩阵开展技术革新与功能升级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持续有序的产品梯队研发布局为公司的智能数控装备业务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报告期内,公司除对CNC全自动圆锯机、高速数控带锯床、柔性材料智能裁切机、CNC加工中心等产品不断进行技术迭代更新外,还完成了高精度车铣复合机床、数控钢板圆锯机、双头滑块沟道磨床、高精密划片机等智能数控装备产品研发工作,部分新产品已成功交付客户使用。THK NSK HIWIN滚动功能部件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对标 、 及 等国际一线滚动功能部件标杆企业,从产品性能、渠道拓展、口碑建设、市场运营、供应链整合等方面持续对滚动功能部件业务进行资源投入,在巩固和提升产品性能的同2024 3,491.40 59.96%时不断拓展市场营销渠道。 年公司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目前公司正积极推动直线导轨副产品在行业领先客户的装机验证工作,并通过广告宣传和展会参展等方式提高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助力其营销网络拓展。 随着新兴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持续攀升,公司智能数控装备及其核心工/功部件的业务布局成效逐步显现。从收入结构来看,金属切削工具业务作为公司业绩的压舱石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但随着公司新兴业务板块快速发展,2024年度金属切削工具业务收入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已下降至87.53%,而智能数控装备和滚动功能部件业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上升趋势明显,分别达到6.29%和6.18%。随着产品系列化战略的持续实施,公司收入结构有望得到不断优化,抗行业发展周期、抗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 (2)增强渠道协同,加快境外市场拓展,布局全球营销网络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产品渠道的共源优势,持续加强对直销客户的开发力度, 增强行业标杆客户示范效应。2024年度,公司实现直销收入4,902.29万元,其中智能数控装备业务与滚动功能部件业务直销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分别增长45.22%与4,119.82%。后续随着公司产品销售渠道的共源优势逐步显现,公司直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将得以稳步提升,客户粘性亦将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公司对境外市场的持续深耕也取得显著成效,产品销售网络现已拓展至俄罗斯、越南、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境外50多个制造业重点国家和地区。2024年度公司实现境外销售收入7,866.63万元,同比增长46.35%,尤其是锯切工具与智能数控装备出口收入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到114.07%与674.69%。随着境外客户对公司产品认可度逐步提升及渠道共源优势持续发挥,公司产品境外市场销售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3)聚焦研发创新,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促进项目成果转化 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除搭建包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在内的 多个科研平台外,还整合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健生团队、福建理工大学等国内研究资源,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协作和科研项目。报告期内,由公司主导的福建省STS计划配套项目《高强韧薄型刀模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顺利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验收;由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莆田学院、福建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了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院省合作重大项目《高端工业母机用重载滚柱导轨副研发与产业化》申报立项;此外,公司承担的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高性能硬质合金带锯条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顺利通过验收,并先后通过了国家标准创新型企业认定、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复核。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自主技术的研发和积累,坚持底层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双轮驱动。报告期内,公司共投入研发资金2,036.79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3.48%,新增《高精度与高稳定性的加工中心研发》《高端工业母机用重载滚柱导轨副研发与产业化》《提升重型模切刀产品的冷弯性能研发》《SGA系列直线导轨副产品研发》等4个重点研发项目立项。 2024年6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公司“高性能双金属带锯条”进行产品鉴定,认为该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深耕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布局,拓展直线导轨副产品矩阵,力拓应用新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对滚动功能部件业务研发投入强度,2024年公司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共投入研发资金906.46万元, 44.50% SSA/DSA/SGA/SUA占公司同期研发资金投入的 。随着公司生产工艺和技术体系逐渐完善,现已形成 等四大系列直线导轨副产品,初步满足客户主流需求。SNEC PV+2024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参加俄罗斯国际机床工具及金属加工展览会、 国际光伏展览会、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等十余场国内外专业展会,持续发力直线导轨副产品营销渠道布局。公司以市场需求和进口替代为切入点,实施常规规格合理库存与特殊规格接受定制相结合的灵活生产策略, 年直线导轨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96%,产品已成功运用至激光加工设备、3C设备、光伏设备、数控机床以及各行业自动化生产线等应用场景,客户认可度大幅提高。此外,公司还通过产品广告投放、经销商网络建设、行业标杆客户攻关等方式进行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直接接触和服务终端客户,客户数量与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度公司直线导轨业务新客户数量增加144.83%,且新客户贡献了该业务当年销售收入的54.92%。随着公司直线导轨副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行业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公司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金属制品业 销售量 万米 8,170.24 7,844.99 4.15%生产量 万米 8,501.74 7,870.34 8.02%库存量 万米 1,768.16 1,524.82 15.96%通用设备制造业-智动功能部件动功能部件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①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的分类标准,公司所从事的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CNC和销售业务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时公司归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产品还包括 全自动圆锯机、高速数控带锯床等智能数控装备,需要不同的计量单位分别进行对比;②智能数控装备产品2024年销售量较2023年增长35.00%,主要原因系随着智能装备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及营销网络建设的推进,产品的销售量相应增加。③直线导轨产品2024年销售量、生产量以及库存量较2023年分别增长58.28%、40.11%、86.48%,滑块产品2024年销售量、生产量以及库存量较2023年分别增长251.03%、146.92%、165.21%,主要原因系随着该业务产能逐步提升,产品的规格型号不断丰富及营销网络建设的推进,产品的销售量、产量、库存量也相应增加。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①智能数控装备业务的营业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分别较上年增加 、 ,主要原因系公司智能数控装备销售增加,产品系列不断丰富,相应的直接材料及直接人工增加所致。 ②滚动功能部件业务的营业成本构成中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运费分别较上年增加 、 、 ,主要原因系公司滚动功能部件销售增加且处于产能爬坡期,相应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运费增加所致。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销售费用 16,575,392.67 11,752,177.37 41.04%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投入增加,营销人员费用、参展费用及营销网络建设费用等相应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26,325,143.48 24,253,448.50 8.54%财务费用 1,868,850.82 292,866.68 538.12% 主要系报告期内费用化借款利息支出增加所致。研发费用 20,367,933.67 26,278,617.64 -22.49%、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高强韧薄型刀模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和创新 已完成 重型模切刀的高强韧薄型轻量化,产品品质提升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巩固公司重型模切刀具的技术优势高精度直线导轨副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及产品化应用 进行中 提高直线导轨副产品性能并产业化应用 产品多元化发展,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和技术能力双金属带锯条应用国产化背材的技术工艺研发 新材料应用的生产工艺优化和开发 进行中 实现双金属带锯条产品生产用材的国产替代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滚柱型超重载荷线性滑轨产品研发 新产品系列化开发 已完成 滚柱型超重载荷线性滑轨产品的系列化 产品多元化发展,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和技术能力轻型高强韧模切工具制程的刀体形变控制工艺研发 产品生产工艺优化 进行中 刀体形变控制工艺,产品品质提升 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提升模切刀产品竞争力高性能硬质合金带锯条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产品生产工艺优化 已完成 提高硬质合金带锯条产品的锯切性能,开发高端产品 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提升硬质合金带锯条产品竞争力高端线轨数控磨床及配套设备研发和其性能研究 智能数控装备的新产品开发 进行中 开发高端线轨数控磨床及配套设备 产品多元化发展,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和技术能力数控高速锯床结构优化研发 数控高速锯床结构优化研发 进行中 提高锯床的使用寿命及加工精度 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提升锯床产品竞争力新型柔性材料智能裁切机研发 新产品系列化开发 进行中 柔性材料智能裁切机产品的系列化 产品系列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锯切合金钢圆锯片的性能及生产工艺研发 产品生产工艺优化 进行中 提高圆锯片产品的锯切性能 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提升圆锯片产品竞争力晶圆精密划片机的研发 智能数控装备的新产品开发 进行中 开发晶圆精密划片机 提高产品系列化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规格数控圆锯机产品系列研发 新产品系列化开发 进行中 数控圆锯机产品的系列化 产品系列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精度与高稳定性的加工中心研发 加工中心关键技术创新及突破 进行中 实现超高精度、长期稳定性和智能化加工能力 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端工业母机用重载滚柱导轨副研发与产业化 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基础部件“卡脖子”问题 进行中 替代进口,实现品质自主可控 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提高直线导轨的市场竞争力提升重型模切刀产品的冷弯性能研发 产品生产工艺优化 进行中 提升重型模切刀折弯性能,实现复杂、精密、高效的切割 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提升品牌影响力SGA系列直线导轨副产品研发 新产品系列化开发 进行中 解决传统直线导轨在高污染、重载、长行程工况下的防护不足、寿命短、维护频繁等问题 产品系列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5、现金流 项目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543,022,096.23 483,534,994.16 12.30%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475,908,773.82 413,661,870.94 15.0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7,113,322.41 69,873,123.22 -3.95%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41,546,458.71 281,548,654.71 -49.73%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73,538,427.18 415,740,946.11 -58.2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1,991,968.47 -134,192,291.40 76.16%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14,872,710.12 127,399,520.86 -9.83%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45,019,198.90 77,513,103.25 87.0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146,488.78 49,886,417.61 -160.4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5,541,413.59 -14,547,029.77 138.09%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0,220.03万元,同比增加比例为76.16%,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在建工程投入及设备采购金额减少所致。②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8,003.29万元,同比减少比例为160.43%,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偿还到期的银行借款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 金额 占利润总额比例 形成原因说明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 11,753.97 0.01% 主要系公司理财收益 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98,322.23 0.30% 主要系公司理财收益 否资产减值 -9,234,103.92 -9.34% 主要系存货跌价损失 否营业外收入 10,356.16 0.01% 主要系收到保险理赔款 否营业外支出 703,059.04 0.71% 主要系公司对外公益捐赠支出 否其他收益 8,446,443.41 8.54% 主要系取得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及进项税加计扣除 否信用减值损失 -1,848,092.45 -1.87% 主要系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024年末 2024年初 比重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货币资金 115,536,489.99 7.80% 117,226,979.54 8.06% -0.26%应收账款 99,973,037.40 6.75% 100,805,954.28 6.93% -0.18%交易性金融资产 50,108,915.91 3.45% -3.45% 主要原因系公司赎回理财产品所致。主要原因系收回 加工中心分期销售款所致。长期应收款 151,422.08 0.01% -0.01% 主要原因系CNC加工中心分期销售款到期所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适用 □不适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12,751,938.44元,受限原因系该部分资金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除上述情况外,公司不存在其他资产权利受限的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募集年 份 募集方 式 证券上市 日期 募集资金 总额 募集资金 净额(1) 本期已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已累计使用 募集资金总 额(2) 报告期末募集资 金使用比例(3) =(2)/(1) 报告期内变 更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额 累计变更用 途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用 途的募集资 金总额比例 尚未使用募 集资金总额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用 途及去向 闲置两年以上 募集资金金额 2021年 首次公开发行2021年02公司使用人民币万元用于暂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尚未到期,其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用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后续投入。 0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163号《关于同意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核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1,667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29.45元。截至2021年2月3日,公司实际已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1,66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90,931,500.00元,扣除不含税的各项发行费用合计人民币51,395,635.87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39,535,864.13元。上述资金到位情况已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容诚验字[2021]361Z0018号《验资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余额为4,032.75万元(含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并扣除手续费)。其中,存放在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活期存款金额为1,232.75万元,暂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金额为2,800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 融资项 目名称 证券上 市日期 承诺投资项目 和超募资金投 向 项目性 质 是否已 变更项 目(含部 分变更) 募集资金承 诺投资总额 调整后投 资总额(1) 本报告期投 入金额 截至期末累 计投入金额 (2) 截至期末投资 进度(3)= (2)/(1) 项目达到预定 可使用状态日 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 末累计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项目可行性 是否发生重 大变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2021年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 1.锯切工具生产项目于2023年底正式投产,产能尚在逐步释放中。.智能数控装备生产项目已建设完毕,智能数控装备业务是公司 年向市场正式推出的业务,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期。同的原因) 时,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公司充分利用该项目建成产能自制生产设备及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由此节约的成本不计入该项目收益。.模切工具生产智能化升级改扩建生产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目前已完成了模切工具生产线部分设备的改造升级工作;同时对部分产能进行技术升级,满足高端模切工具产品的生产需求,该募投项目尚未实施完毕。4.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建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研发设备的采购、安装工作;部分研发课题已结项,相关研发成果将用于公司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技术升级,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公司于2023年5月15日召开了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实施进度的议案》,同意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模切工具生产智能化升级改扩建生产项目子项目的实施方式——由自建调整为收购莆田市锦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均已审议通过,公司保荐机构、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均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25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实施进度的公告》(公告编号: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于 年月 日分别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4,201.68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专项审核并出具了容诚专字[2021]361Z0215《关于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鉴证报告》。公司保荐机构、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均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1年3月31www.cninfo.com.cn 2021-日在巨潮资讯网( )披露的《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 015)。截至2021年4月22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的工作已完成。 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分别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使用不超过3,0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 个月,到期前应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公司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6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9)。2025年2月6日,公司已提前将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2,800万元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相应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截至 年 月 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 万元,其中存放在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活期存款金额为 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2,800.00万元。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1.公司于2022年4月27日分别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后续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先行支付募投项目所需部分款项,后续定期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划转等额款项至公司自有资金账户。公司保荐机构、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均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4月28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后续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35)。.公司于 年月 日召开了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实施进度的议案》,同意将模切项目的建设完工的预计完成时间顺延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均已审议通过,公司保荐机构、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均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25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实施进度的公告》(公告编号: )。 3.公司于2023年9月11日召开了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内容、投资总额的议案》,因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同意公司结合生产经营及未来发展规划需要,除前期已投入的生产设备外,公司不再使用募集资金对锯切工具生产项目之冷切金属圆锯片扩产项目进行投入,并调整锯切工具生产项目的投资总额,但投入锯切工具生产项目的募集资金净额不变。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均已审议通过,公司保荐机构、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均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8月22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内容、投资总额的公告》(公告编号: )。 4.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分别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度的议案》,同意将模切工具生产智能化升级改扩建生产项目的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至2026年6月30日、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的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6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8)。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 地点 接待 方式 接待对 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 01月 日 线上交流 电话沟通 机构 安信基金曾博文 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及发展战略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的《2024年01月23日投调研 机构 招商证券朱艺晴;博时基金柴琪婉 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及发展战略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的《2024年03月11日投调研 其他 深圳证券交易所刘然、杨乔君;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陈洪权;张一帆等多位投资者 公司基本情况 2024 03 14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4) 2024年 04月 日 线上交流 电话沟通 机构 西南证券王宁;华创证券胡明柱;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吴亚雯;长城财富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胡纪元;长城基金陈良栋;鸿运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张弼臣;融通基金关山;广州云禧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龙华明;徐汇资本苏成龙;宁波三登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倪娜;金股证券投资咨询广东有限公司曹志平;光大保德信李心宇;深圳中天汇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许高飞;深圳正圆投资有限公司黄志豪;东方马拉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卜乐;恒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钱臻;农银汇理罗文波;上海亘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林娟;红杉中国闫慧辰;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赵洋;上海度势投资有限公司顾宝成;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管)魏征宇;湖南八零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田超平;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田发祥; 泰诚资本高杉;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海啸;阳光资产李辰曦 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及发展战略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的《2024年04月20日投沟通 机构 西南机械周鑫雨;鑫宇投资王宇英;复通私募余音;谦心投资柴志华;拓璞基金张晓;深圳红筹投资马浩然;红土创新路尚臻;东兴证券苑博洋;华创机械胡明柱;华3C西证券王宁;太平洋寿险资管赖正建;中邮机械傅昌鑫;上海涌津翟灏;中金 先进制郭威秀;前海云溪基金贺平剑;国盛机械彭元立;浙江四叶草陈德贤 公司基本情况及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的《2024年0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7) 2024年 10月 日 线上交流 电话沟通 机构 华创机械胡明柱;华西证券王宁;西南机械周鑫雨;领颐资产刘奥;太平洋寿险资管赖正建;广州市玄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童煜凯、曾琳 公司基本情况及公司年三季度报告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的《2024年10月29日投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活动,确保公司市值管理活动的合规性、科学性、有 效性,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的号召,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 是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