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华尔泰(001217)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4-18
指标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评述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发展成为以基础化工产品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
  材料为方向的综合型化工企业。基础化工行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支柱产业,基础化工产品上游和原油、煤等大宗能源产品联动性强,下游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行业整体处于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随着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不断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24年,公司入选石油和化工企业销售收入前500家和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前500家。报告期内,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化工产品的下游需求不稳定,行业新一轮产能扩张致使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同时,公司持续科研投入,销售、管理、财务等三项费用同比增长,对固定投资项目计提资产折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面对当前形势,公司优化采购策略与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加强生产装置运行管理,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产品单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挥海关AEO高级认证优势,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及进出口业务;积极响应日益严格的安全环保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安全环保设施建设和升级,做好内控管理,确保各项生产活动规范运营;推进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达产达效,发挥效益,提升公司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同时,抢抓科技发展和国家对新兴产业支持带来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行业发展机遇,利用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推进新产品研发,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业务占比。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牢牢把握“推动价值创造、优化资源配置、积极防范风险、实施项目
  驱动,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引擎动能”的工作总要求,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保障经营效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106.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2%;营业成本141,807.60万元,同比下降5.82%;期间费用12,514.03万元,同比增长9.43%,其中研发投入4,959.79万元,同比下降10.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74.27万元,同比下降44.5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384.86万元,同比增长5,843.04%。尽管宏观经济增长步伐有所放缓,化工产品下游需求随之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行业新一轮产能扩张也加剧了市场竞争态势,使得公司经营压力增大。但公司积极布局未来,持续科研投入,为产品创新与升级筑牢根基,在市场拓展、内部管理优化及资金运作方面的主动作为,推动固定资产项目达产达效,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为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长远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产供销共同发力,促进提质增效
  一年来,公司积极开展全价值链管理,从生产制造、原料采购、产品销售、职能保障等各个环节深入挖潜、提质增
  效。生产方面,强化备机备泵管理,落实隐患排查机制,出台实操培训、设备维护、外线巡检、包片服务等一系列防范非正常停车的有力举措,达到稳生产、降单耗要求。各车间结合实际开展小改小革,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动态掌握分时电价政策,强化峰谷用电考核,严格执行峰电时段高耗能设备低负荷或检维修状态,谷电时段组织间歇性装置生产,进行设备调试、机泵倒开工作;强抓生产科学调度和能源管理提升,抓好能耗日常分析、管控,形成“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的工作机制;积极实施经济订货量模型(EOQ)动态库存管理策略,组织开展修旧利废,提高资产利用率;在合成氨老装置升级换代期间,公司以最小的维修投入实现合成氨固定床气化老装置安全稳定生产。采购方面,积极打造透明供应链,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发布2024年度合格供应商名录,每月在微信公众号、官网发布采购招议标信息资讯,促进更多优质供应商与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中国神华、中石化、心连心化学等知名企业和公司建立了供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保证原料质量和采购价格优势,烟煤、硫磺、尿素等主要原料采购成本较2023年度取得显著对标提升。公司坚持成本导向,科学经营决策,在合成氨老装置升级换代期间,及时采购液氨保障硝酸生产,公司积极携手供应方和运输企业共同应对市场下行的经营压力,达成共克时艰、互惠共赢的合作共识,在物资采购和物流运输等环节深度挖掘降本增效潜力。销售方面,严格执行销售绩效考核方案,以及促进经营比价、厂家直销和精细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等专项考核方案,激发销售人员拓展销售渠道,把握销售节点,维护客户关系,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公司经营创效做出了应有贡献。立足高端市场需求,积极开发行业优质客户,公司电子级双氧水、三氧化硫(65酸)等产品成功销往集成电路、光伏、显示面板等高端制造业,与中巨芯、住友化学、晶科能源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途径收集海外需求信息,参加各类行业展会,设立驻日本东京事务所,聘任事务代表对接精细化工产品出口事宜,实现5类产品出口贸易。公司顺利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职能保障方面,为不断完善公司内控管理体系,降低沟通成本,强化尽职担当,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车间”模式的扁平化调整,使公司各项经营决策和管理要求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至基层单位和一线员工。车间管理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提升了在设备工艺、安全环保、班组建设等方面的专业化管理水平。职能部室在落实服务、保障、监督、考核职能方面主动作为,为公司形成管理纲举目张的整体跃升提供了组织保证。上线运行人员定位、双重预防数字化、智慧食堂等信息系统,实现设备配置报废、内部维修保养、销售物流业务结算ERP流程线上化和人力资源管理、考勤管理OA系统线上化,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二)项目建设攻坚克难,推进发展动能转换
  2024年,公司加速推动项目建设进程,取得显著的项目建设成果: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和年产15万吨硝酸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合成氨项目成功投产;开工建设年产6万吨电子级双氧水技改项目,目前已
  具备投产条件;110KV输变电、3800m³/D污水生化处理、中水回用、冷凝液精制等一批重点公用工程及配套项目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对年产2万吨苯二胺、5万吨环己胺/二环己胺项目的工艺设计、系统运行进行持续优化提升,全系统打通;储备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等前期工作,能评、设计、安评、环评正在有序推进。
  (三)加强安全环保管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一年来,公司保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战略定力,筑牢安全红线环保底线,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生产经营正常
  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坚持目标责任考核和风险抵押考核相结合,强化特殊作业过程、项目建设现场和装置开停车、试生产期间的安全管理,跟踪承包商落实专职安全员制度,履行主体责任;二是根据危化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抓好安全监管,重视基础、基层、末端管理;三是通过组织开展安全宣教、应急培训、应急演练等安全月活动,达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要求;四是持续提升安全信息化保障能力,上线运行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应用系统、特殊作业许可管理系统、人员定位等信息化系统,完成“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平台建设;五是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出台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通过应急管理部对硝化、过氧化、合成氨等高危细分领域的安全风险检查;六是强化雨污分流运行管理和无组织管控考核,实现水、气达标排放,固废危废规范管理处置。
  (四)抓好人才引育工程,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一年来,公司围绕人才“引用育留”,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和人才队伍,为发展增添动力。积极拓宽招
  聘渠道,加大校园招聘力度,满足新项目、新工艺、新技术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实施实用型技能人才提升工程,按照“培训内容在岗位上找,操作技能在岗位上练,实际效果在岗位上评”标准,组织开展专业脱产培训、师带徒传授、岗位轮训。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主题教育提升活动,营造全员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用学习为实践赋能,并学考结合、以考促学。加强人才基地建设,按照产训结合、引领示范要求,进行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管理,胡以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国家级评定,领衔人胡以荣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殊荣。加强绩效考核和员工关系管理,不断优化薪酬分配制度;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合理化建议征集工作,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
  (五)技术创新深入实施,研发中心投入运行
  一年来,公司坚持走技术强企之路,积极投入全力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是完成三氧化硫提质精
  馏、过氧化氢产品除碳、硝化反应混二硝萃取分离等年度研发项目,提高了公司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二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公司生产管理、技术人员立足生产装置节能降碳、减排增效,实施了众多创新性改进。三是加快研发中心项目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进程,对位于省会合肥的华尔泰研发中心研发设备、设施进行全方位部署,启动苯二胺产业链技术研发工作。四是扩大对外技术交流,多次赴同行企业沟通前沿工艺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发展经验,与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开展高层回访,围绕高分子化学、新能源、新材料和人才培养进行深入交流,提高公司对绿色化工新技术的认识,为打通研发成果转化的“关键一公里”打下坚实基础。
  (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传递企业社会价值
  公司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不断探索实践,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努力为社会做贡献。强化
  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按期现金分红,提升市值管理,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投资者回报,荣获上市公司年度金牛奖“年度金信披奖”,同花顺上市公司年度“最具人气上市公司TOP100”。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支援帮扶村打造“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获评东至县年度“万企兴万村”先进单位称号;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吸纳就业、慈善捐资、爱心助学、抗洪防汛、拥军敬老等活动。
  (七)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着力推动文化建设
  一年来,公司注重用企业文化的赋能升级,增强推动企业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精神,不断强化党建责任体系,明确党建责任清单,增强支部书记及支委成员的履职担当意识,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促进生产经营发展核心工作中,将党员克难奋进、甘于奉献的品格彰显在项目建设中,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持续推动党的组织建设,3名业务骨干经过各党支部的培养和教育考察,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壮大了公司党员队伍;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党员去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受革命主题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激发爱国爱企热情。大力实施员工关爱工程,进一步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组织员工职业健康体检,举办节日文体活动,组织员工观光旅游,建设员工活动中心,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对公司归属感和凝聚力。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运行,个别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市场行情影响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是 ☑否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基础化工 销售量 吨 1,999,298.87 1,837,467.69 8.81%生产量 吨 1,999,015.26 1,830,494.12 9.21%库存量 吨 15,271.57 15,555.18 -1.82%精细化工 销售量 吨 75,044.37 80,619.39 -6.92%生产量 吨 75,939.56 81,317.25 -6.61%库存量 吨 2,544.75 1,649.56 54.27%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精细化工库存量同比增加54.27%,主要原因系新增环己胺、二环己胺库存量所致。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三氧化硫提质精馏技术研发 针对三氧化硫的提质精馏,其核心在于利用三氧化硫与其他组分在挥发度上的差异,通过精确控制操作条件和设备参数,采用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方法,实现三氧化硫的高效提纯。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有效分离三氧化硫中的杂质,将三氧化硫的纯度提高到较高水平,满足电子、医药等对三氧化硫纯度要求极高的行业需求;
  2、连续化精馏,生产
  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提高公司生产技术水平,抓好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技术创新对增盈创效的贡献率。过氧化氢产品除碳核心技术研发 采用酸性工作液工艺的过氧化氢装置,成品中总碳含量较高,不能达到下游己内酰胺、电子级双氧水等产品的要求。
  增设一台脱气塔等相关设备,优化工艺流程,达到脱碳的目的。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改善过氧化氢的质量,使其更适合用于高端领域,如医药、电子等;
  2、增强过氧化氢的应
  用效果;
  3、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与生态环保技术,开发绿色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方面的优势产品,拉长煤化工产品链,重点围绕过氧化氢、吗啉、苯二胺、环己胺等产品下游的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取得增加公司经济效益的研发成果。硝化反应混二硝萃取分离技术研发 利用不同物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差异,将混合二硝基化合物与其他杂质有效分离,如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等,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混二硝产物,满足后续生产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同时不减少二硝化反应能力和速度产能,降低真空浓缩负荷。 目前研发正常 1、提高产物纯度;
  2、提升产物收率;
  3、连续化操作、高效
  传质与分离;
  4、降低原料消耗、降
  低能耗。 通过高效的萃取分离技术,更精准地将混二硝中的目标产物与其他杂质分离,提高产品纯度,满足高端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帮助公司进入更广阔的市场领域,如电子、航空航天等对材料纯度要求极高的行业,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吗啉反应器进口高效汽化装置技术研发 传统汽化装置存在物料分布不均、传热效果差、能耗较高、设备维护困难等缺点,新型汽化装置能够使物料快速、均匀地汽化,提高反应速率和产品收率,减少生产时间和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吗啉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提高物料汽化效率;
  2、增强传热性能;
  3、实现物料均匀分
  布;
  4、降低设备维护成
  本;
  5、提高装置的自动化
  程度。 推动技术升级,积累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公司在吗啉生产及其他相关化工领域的后续技术创新和升级奠定基础,形成技术壁垒。硝基废水预处理技术研发 1、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少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或深度处理提供符合要求的废水;
  2、改善废水水质,为后续处
  理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废水处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目前研发正常 1、降低污染物浓度,去除硝基化合物,降低COD、BOD;
  2、提高可生化性,改
  善B/C比、转化复杂有机物;
  3、去除毒性,降低生
  物毒性、保护生态环境;
  4、回收资源,回收有
  用物质、实现水资源回用;
  5、满足后续处理要
  求,符合进水水质标 严守“不环保不生产”理念,切实做到环保优先,生产装置运行要随环保设施的运行进行调整,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增长。准、稳定水质、水量。利用合成氨系统低压甲醇洗尾气作为碳化原料气工艺技术研发 利用气体在甲醇中的溶解度差异,采用分级减压、惰性气体气提或加热再生解吸的方法回收溶解的有用气体、以及得到二氧化碳产品气、硫化氢酸性气体、放空尾气,二氧化碳产品气单独输送至碳化装置制取碳酸氢铵。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实现尾气的再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降低原料成本,提
  高经济效益;
  3、减少碳排放,降低
  环境污染风险。 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公司满足环保要求和实现碳减排目标,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和环保声誉。浓硝酸装置酸性水提浓回收再利用工艺技术研发 对酸性水进行提浓回收再利用,能够将回收的硝酸等物质重新回用于生产过程,减少新鲜原料的投入量;同时,回收利用水资源也能降低企业的用水成本,从而整体上降低浓硝酸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实现资源的循环利
  用,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抓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必须扛起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任。重点围绕生产系统水平衡,促进达标排放和固废、危废的科学处置等方面定举措、抓落实、促提升。碳酸氢铵全流程提质工艺技术研发 1、保证外观品质,铁离子超标会使工业碳酸氢铵颜色发黄或发暗,提升产品的视觉品质;
  2、有效提高工业碳酸氢铵的
  纯度,使其达到更高的质量标准,满足高端客户对产品纯度的严格要求;
  3、铁离子参与催化碳酸氢铵
  等分解反应,降低产品稳定性。去除铁离子有助于保持工业碳酸氢铵化学性质的稳定,延长产品的储存期限。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纯度提升,显著降低碳酸氢铵中的铁离子含量,使其达到或优于相关行业标准;
  2、成本控制,兼顾经
  济性,探索操作便捷、能耗低、试剂消耗量少的去除方法;
  3、生产连续性,确保
  去除铁离子的技术方
  案不会干扰正常生产
  流程,维持生产的连续性;
  4、环境友好,追求绿
  色环保的铁离子去除
  技术,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废弃物排放,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助力工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共进。 高品质的碳酸氢铵产品满足电子、医药等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高端市场需求,帮助公司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扩大市场份额。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展示出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帮助公司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合成工艺优化技术研发 1、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可以改善树脂的固含量、黏度、游离甲醛含量等关键性能指标,从而提升其贮存稳定性、黏性和韧性等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2、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对三聚
  氰胺甲醛树脂性能的不同要
  求,如造纸工业中的湿强剂和抗水剂、电气绝缘元件等,合成工艺优化技术研发满足这些特定需求。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树脂的柔韧性,降低脆性断裂风险,拓宽适用范围;
  2、降低生产成本,探
  索原材料替代或改性
  方案,研发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进程,缩短合成周期,减少设备运行时间与能耗;
  3、减少环境污染,降
  低合成过程中游离甲
  醛的释放量;
  4、增强工艺稳定性,
  确保合成条件稳定,减少产品质量波动,提高批次间一致性。 加快“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步伐,促进提质增效,切实发挥省级智能工厂的引导作用和平台优势,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使公司真正迈上高端发展之路。硝酸生产过程中含油氨水关键处理技术研发 含油氨水中的氨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通过合适的处理技术,可以将氨回收并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如氨水、铵盐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回收氨资源,将其重新用于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硝酸生产的整体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回收油类资源,通
  过合适的处理技术将
  油类物质分离回收,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降低大气污染风
  险。 有效处理含油氨水,大幅减少氨氮及油类物质排放,避免水体、土壤污染,降低因污染引发的生态破坏风险,树立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合成氨原料气净化尾气回收再利用技术研发 合成氨原料气净化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会形成酸雨、酸雾等危害,对土壤、水体、植被以及建筑物等造成严重损害。研发回收再利用技术,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降低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严格控制尾气排放,确保经过回收处理后的尾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排放标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通过优化工艺设计
  和设备选型,确保回收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使系统的运行周期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千方百计减少有组织气体排放,从排放的源头实现管控的根本提升,加强对各生产装置的尾气排放的实时监控,降低因处理尾气而产生的环保成本,担当公司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燃煤锅炉富氧燃烧工艺技术研发 1、富氧燃烧技术通过向燃烧区域提供高浓度氧气,提高燃烧效率,优化燃烧过程,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2、精确控制燃烧温度和氧气
  浓度,抑制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3、富氧燃烧时火焰温度更
  高,辐射传热增强,能够提高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使锅炉的蒸发量和蒸汽参数得到提升;
  4、富氧燃烧技术使燃烧更加
  均匀和稳定,减少局部过热和热应力集中等问题,降低锅炉设备的磨损和腐蚀程度,延长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更换频率。 目前项目已结项,运行正常 1、提高热效率,加快燃烧速度;
  2、降低氮氧化物排
  放,减少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
  3、提升锅炉出力,增
  强锅炉运行稳定性、降低设备腐蚀。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能工艺技术和设备,对高能耗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和更新换代,提高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5,843.04%,主要系票据贴现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现金流流入增加所
  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4.76%,主要系本期赎回理财产品较上期减少所致;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3,568.81%,主要系到期理财产品较上期减少所致;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34.97%,主要系短期借款增加所致;5、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279.87%,主要系还短期借款所致;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87.90%,主要系存单质押所致;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57.66%,主要系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产品减少,归还短期借款增加所致。应收账款 46,171,606.27 1.29% 51,032,503.96 1.52% -0.23%存货 140,192,673.58 3.93% 137,632,304.47 4.11% -0.18%投资性房地产 11,959,843.00 0.33% 9,685,132.87 0.29% 0.04%固定资产 847,256,014.48 23.72% 740,021,778.07 22.08% 1.64%改造项目和年产15万吨稀硝酸项目进入施工建设期,投入金额大幅增加所致。证所致。合同负债 24,417,326.54 0.68% 27,847,714.96 0.83% -0.15%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一年内到
  期的其他
  非流动资
  产 21,964,54
  1、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他变动”减少55,315,273.98元,主要系一年内到期的大额存单转出至一年内到期的其
  他非流动资产科目;
  2、一年内到期的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变动”增加55,315,273.98元,主要系一年内到期的大额存单转入。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2024年12月31日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二氧
  化碳
  综合
  利用
  年产
  12万
  吨氨
  基模
  树脂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金总
  额 金总
  额
  (2) 使用
  比例
  (3)
  =
  (2)
  /
  (1)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集资
  金总
  额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总额 用途
  及去
  向 资金
  金额
  2021年 首次
  公开
  发行
  股票2021年09
  月29
  日 86,78
  6.62 76,08
  9.28 5,582
  (1)2024年度对募集资金项目投入5,582.81万元,累计投入73,835.61万元;
  (2)2024年度收到利息收入9.77万元,累计收到229.50万元;
  (3)2024年度现金管理收益53.08万元,累计收益930.49万元;
  (4)2024年度发生手续费支出0.01万元,累计支出0.22万元。
  截至2024年7月6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3,413.44万元(含节余募集资金金额、利息收入)全部转入公司基本存款账户和一般存款账户,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并将募集资金专户注销完毕。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热电
  联产
  项目2021年09
  月29
  日 热电
  联产
  因) (1)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2021年投产后,装置运行良好。由于当前市场环境较项目立项时的情况已发生变化,故项目未达到可研报告的预测效益。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项目已发挥较好的效益。
  (2)年产1万吨N-甲基吗啉-吗啉联产项目2022年投产后,装置运行良好。由于当前市场环境较项目立项时的情况已发生变化,故项目未达到可研报告的预测效益。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项目已发挥较好的效益。
  (3)热电联产项目2022年投产后,装置运行良好,下游蒸汽用户开工率不足,蒸汽用量有限,导致锅炉低负荷运行,影响效益。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21年10月28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和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25,437.86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25.84万元,合计置换25,563.70万元。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明确同意意见,公司保荐机构恒泰长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已对上述事项发表核查意见,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情况进行鉴证并出具了鉴证报告。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公司2024年6月12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将募集资金专户余额3,405.83万元(含节余募集资金金额和利息收入,实际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专户余额为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公司监事会和保荐机构均发表了明确同意意见。2024年7月,公司将募集资金专户余额3,413.44万元(含节余募集资金金额、利息收入)全部转入公司基本存款账户和一般存款账户,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并将募集资金专户注销完毕。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4月30日 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参加本次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就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等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 详见公司于2024年4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001217华尔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0430》
  2024年08月16日 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参加本次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就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等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 详见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001217华尔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0816》
  2024年11月06日 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参加本次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就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等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 详见公司于2024年11月0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001217华尔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1106》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