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诺泰生物(688076)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4-23
指标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度,诺泰生物发展迅猛,业绩卓著,在核心业务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21%;实现归属于母
  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8.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6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88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93%。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稳健。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50.78亿元,较年初增长43.15%;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6.60亿元,较年初增长22.5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00亿元。我们坚持实施“时间领先、技术领先”的发展战略,与势为伍、学科交叉、科技突破,实现和巩固了公司在多肽和寡核苷酸等细分领域的领导地位。在研发、生产、销售“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下,达成如下重点成果:(一)研发:平台战略、技术领先在研发端,公司凭借学科交叉优势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形成极具竞争力的研发生产体系。公司将在技术平台中累积的新兴技术动态运用到细分板块中,促使研发实现同类管线的“降维打击”。凭借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长链多肽原料药积累的优势经验,报告期内,公司替尔泊肽原料药取得全球首家美国FDADMF。报告期内,公司醋酸西曲瑞克、依替巴肽、依帕司他、阿戈美拉汀、匹可硫酸钠原料药获得中国上市许可。制剂方面,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复方匹可硫酸钠颗粒、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2024年12月,公司与美国斯普瑞喷雾系统公司战略签约,将静电喷雾干燥技术应用于多肽及寡核苷酸原料药的商业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大幅提高多肽及寡核苷酸的生产效率。同时,公司在合成生物学、基因治疗、光化学、电化学、AI-driven工艺化学等前沿技术平台积极布局建设,将小分子、多肽领域技术优势通过平台战略拓展延伸至XDC、核酸药物领域,实现技术优势n次方的叠加。
  (二)BD:国际矩阵、全球覆盖
  在BD端,公司凭借国际化的BD团队,用新视野颠覆旧规则,以“平台战略+矩阵战术”覆盖全球严肃医疗市场,与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在拓展
  传统欧美市场的同时,已深度覆盖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严肃医疗领域。报告期内,签订国内多个重磅GLP-1创新药原料药及制剂战略合作;MNC重磅创新药ADC战略合作;MNC多肽动物创新药CDMO战略合作;重磅寡核苷酸CDMO战略合作;拉美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并逐步达成北美、东南亚客户全方面合作;司美格鲁肽制剂全球战略合作;同多家国际仿制药企业达成替尔泊肽战略合作。
  (三)产能:前瞻布局、时间领先
  在生产端,公司加强优质产能建设,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确保产品持续稳定供应市场,以满足全球严肃医疗市场客户需求。在
  产能布局方面:第四代规模化吨级多肽生产车间601车间正式投产,实现多肽产能5吨/年,602多肽车间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制剂工厂多条生产线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寡核苷酸吨级商业化生产车间于2024年底正式动工,预计2025年10月完成建设,将形成年产寡核苷酸1000公斤,PMO100公斤、PEG偶联环肽200公斤的优质产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原料药生产线通过欧盟GMP符合性检查;连云港工厂接受美国FDA的cGMP飞行检查并第四次顺利通过;子公司诺泰诺和在成立两年后接受美国FDA的cGMP现场检查并顺利通过。至此,诺泰生物已成为在小分子、多肽及寡核苷酸领域同时通过FDA检查的行业领先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公司通过“引育结合”模式:一方面,从全球引进具备前沿视野的带头人,如2024年新引入具备深厚生物医药及投资背景的首席投资官黎晌博士;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让人才团队将先进科研、管理模式延伸至新领域。这种人才生态的打造,让诺泰生物在寡核苷酸、合成生物学等新兴赛道上,能够始终保持“从0到1”的创造能力。截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总数达2028人,同比增长31%,其中研发人员数量达385人,硕博占比45%。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