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博士眼镜(300622)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4-15
指标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评述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零售业”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发展概况及政策导向
  公司所属行业为眼镜零售行业,属于眼镜行业产业链的下游。眼镜是一种兼具视力保护与装饰的消费品,主要由镜片
  及镜架组成,可矫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多种视力问题。眼镜零售过程包含提供产品信息咨询、验光、配镜、镜片镜架装配、试戴体验、销售配送及售后服务环节,因此眼镜零售行业具有“半医半商”属性:一方面零售商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咨询和销售服务,具有商业服务性质;另一方面零售商为消费者提供光学验配等视光专业服务与指导,具有医疗服务性质。同时,眼镜产品多元化、细分化的产品特性也使眼镜零售行业具有产品复杂化、高度个性化、定制化的特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全球至少有 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至少 10亿人的视力损伤问题本可预防或尚待解决。因此,未来眼镜市场空间广阔,需求将持续稳健扩张。根据 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眼镜市场规模达1,040.82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1,31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8%;2024年我国眼镜零售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眼镜行业市场整体规模约978.61亿元,预计到2029年有望扩张至1,162.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3.5%。
  1、视力问题人口基数庞大,眼镜市场空间持续扩张
  近年来,我国视力问题人口数量呈扩大趋势,人们对视力健康和矫正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进一步推动我国眼镜零售
  市场快速扩容。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23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 80.5%。上述现状与2030年国家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目标仍有较大缺口,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近视防控镜片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22%,标志着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随着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推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较2023年末增长742万人,其中,50岁及以上群体占新增网民的36%。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老年网民逐年攀升使老花、白内障等中老年群体的眼健康问题进一步凸显,带动了渐进镜片的市场需求。
  2、健康认知变化及居民消费升级激发功能性需求,科技发展催生体验性需求 从消费者对眼镜的需求演变历程来看,整体呈现出从生理性需求向功能性需求,再进一步向体验性需求逐步转移的态
  势。
  (1)居民消费升级和眼健康意识觉醒,催生功能性镜片的消费需求 伴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健康认知变化,消费者对眼镜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清晰视物的基本生理性需求,而是更
  加追求功能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功能性镜片的消费需求被深度激发,为消费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精细化的视力保障。目前,家长和学生对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离焦镜片、角膜塑形镜等青少年近视管理镜片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皆呈现提升态势,同时对安全性、异物阻止能力及近视防控效果的要求更高,促进青少年近视管理镜片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由于中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养老服务需求逐步增强,且 60后、70后一代逐渐成为老视群体主力,中老年人也越来越关注视力健康问题,对从追求简单的视力保健和低价产品转变为重视眼镜的实用性和舒适性,促使成人渐进镜片的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助推眼镜行业“银发经济”的繁荣;随着线上办公、线上娱乐日趋常态化,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时长提升以及日常用眼场景的增多加剧了用眼负荷,成年人因用眼过度导致视疲劳、干眼症、视力下降等问题不容忽视,催生了数码防护镜片的需求;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广并鼓励户外运动,2023年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占比达到 37.2%,较
  2007年上升9%。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和户外运动文化的普及,运动眼镜市场逐渐兴起,户外防护镜片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功能性镜片类型 简要介绍青少年近视管理镜片 通过光学镜片的独特设计,使光学信号通过镜片成像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性离焦,达到延缓眼轴的增长,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适用于6-18岁的青少年。成人渐进镜片 区别于传统老花镜,镜片上有多个焦点,屈光力从位于镜片上部的远用区连续地增加到底部的近用区,成人渐进镜片是一种上方用于看远,下方用于看近,看远看近不用频繁摘戴眼镜,配戴舒服,外观较为美观。适用于出现调节力下降或老花的中老年人群。数码防护镜片 适用于长期近距离用眼和长时间使用数码产品的人群,可以缓解由此引起的视觉不适和疲劳。也可有效隔离紫外线与辐射,有效阻挡有害蓝光。户外防护镜片 主要针对户外活动的场景,经过特殊设计具有紫外线防护、减少炫光、防止风沙和尘埃、保护眼睑皮肤等功能的户外活动镜片,涵盖变色、近视太阳镜、运动镜片、驾驶镜片、偏光镜片等。
  (2)科技发展促使体验性需求萌芽,智能眼镜推动行业革新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AI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不断成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正在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工作方式,消费者对眼镜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深化,人们的体验性需求萌芽,开始追求更具交互性、实用性与创新性的体验。智能眼镜应运而生,其功能持续向物体识别、实时翻译、健康监测、仓储物流等领域拓展,成为智能化人机交互的核心入口,满足了消费者新兴的体验性需求,带动了眼镜行业的进一步革新。根据维深信息的数据,2024年全球 AI智能眼镜销量 152万台,在技术进一步升级、需求激增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全球 AI智能眼镜销量将达 350万台,较2024年增长230%。目前,智能眼镜已拓展出AI智能音频眼镜、AI智能拍摄眼镜、智能AR眼镜等产品,并为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智能眼镜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多家科技巨头与传统眼镜企业纷纷布局,共同研发智能眼镜技术及创新型智能眼镜产品,新老品牌的激烈竞争共同引领着眼镜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3、国家政策支持加深,“一老一少”视光市场再迎新机遇
  (1)政府助推银发市场开启“新蓝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涉及民生福祉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
  深,中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银发市场因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而蓬勃发展。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 7万亿元,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作为“新蓝海”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2024年 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是我国政府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旨在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对于眼镜零售企业来说,重视中老年群体的眼镜消费需求,不仅体现出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也将成为助力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2)儿童及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近年来,随着低龄化近视人群数量不断攀升,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儿童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并将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眼健康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小眼镜”问题再次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代表委员提出多项提案建议,呼吁进一步关心近视防控,重视儿童青少年用眼健康。这不仅激发了视力矫正相关功能性镜片的需求,同时也给眼镜零售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眼镜零售企业需不断优化视光业务模式,与眼科医疗机构加强专业互补,磨砺提升验光配镜服务水平,打造眼健康市场中新的利润增长点,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 政策名称 主旨内容
  2021年4月 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十五部门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关键领域、核心要素和重点环节,对近视防控的阶段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2年1月 国家卫健委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 》 着力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有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科学矫治工作。
  2023年3月 教育部 《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 第三次全面部署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并首次明确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有效推动近视防控工作走深走实。
  2023年7月 国家卫健委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倡导和推动家庭及全社会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2024年5月 国家卫健委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进一步提高近视防控和诊疗的规范化水平,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
  4、数字经济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眼镜零售端的连接价值凸显
  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依托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场景+平台”形成全方位的网状服务模式,
  构建起数字化营销生态。据统计,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了 3.8倍。2023年 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2024年 4月,国家商务部印发《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推动商务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20条具体举措,旨在推动商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实体产业和数字产业的融合创新,加快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已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充分体现了实体零售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巨大潜力。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直播电商、产业互联网等新零售模式将革新传统眼镜零售格局,凸显眼镜零售端的连接价值,促进眼镜零售行业提质增效。眼镜零售企业在线下门店累积了丰富的用户验配数据和专业化的服务经验,具备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体系、构建眼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先决条件,不仅能向上游生产端输出消费者配镜需求、佩戴习惯等数据,协助眼镜产品的研发设计,而且能连接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引入新技术,拓展新业务,使用户在线下门店得到更优质的验配服务,同时还能通过与电商平台建立深度联动,依托精准视频内容实现流量转化。
  (二)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我国眼镜零售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从业者众多,市场竞争格局呈高度分散化、区域化的特点,且行业规范化程度较
  低,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眼镜零售行业整体承压前行,中小连锁与单体门店所受冲击较大,而跨区域经营的业内龙头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可控。大型眼镜连锁零售商凭借良好的企业信用、充足的现金流、稳定高效的供应链等综合实力优势,呈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及企业韧性,逆势扩张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新零售生态平台的不断优化、视光行业上下游公司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人工智能科技引领智能穿戴潮流,眼镜零售行业正在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公司作为眼镜零售行业首家上市的头部企业,在业内及终端消费市场均拥有良好的口碑与品牌美誉度,依托于高品质的专业验光配镜服务水平、突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及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领先地位。经过多年的深耕与发展,在品牌、渠道、产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眼镜零售行业规模较大、直营门店众多、数字化水平领先的跨区域经营企业之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0,281.61万元,同比增长2.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62.84万元,同比
  减少19.08%。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光学眼镜及验配服务——镜架 销售量 副 706,540 696,516 1.44%库存量 副 356,591 357,691 -0.31%光学眼镜及验配服务——镜片 销售量 片 1,547,963 1,495,041 3.54%库存量 片 197,923 188,470 5.02%成镜系列产品——老花镜 销售量 副 172,960 87,353 98.00%库存量 副 48,233 31,384 53.69%成镜系列产品——太阳镜 销售量 副 277,230 225,802 22.78%库存量 副 135,866 124,325 9.28%隐形眼镜系列产品——隐形护理液 销售量 支 1,093,024 1,100,053 -0.64%库存量 支 154,026 124,830 23.39%隐形眼镜系列产品——隐形眼镜 销售量 盒 1,738,225 1,860,210 -6.56%库存量 盒 581,102 462,092 25.75%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公司本年成镜系列产品——老花镜销售量较上年增长98.00%、库存量较上年增长53.69%,主要原因是款式更新、推广活动带动线上销售量增长及备货量提升。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采购平台建设 提升行业整体运转效率,助力眼镜行业更健康发展。并通过镜联平台提高公司盈利,助力公司发展。 持续进行中 持续有客户入驻平台,并帮助客户产生一定收益。 继续拓展平台客户,为公司盈利提供增长,拓展公司在眼镜行业内的影响力。采购平台迁移 镜联小程序迁移到有赞小程序,能够使用有赞成熟的营销体系,并且降低相对应的研发成本。 完成 业务使用有赞的营销活动来帮助平台提高会员数量和平台收入。后续不用研发投入开发营销相关,直 为公司后续降本提效提供支持,并为业务场景提供支撑。接降低研发成本。公司ERP建设 助力完成公司数字化2024年目标,同时沉淀汉高数字化成功案例。 持续进行中 提高公司的数字化能力,提高了公司运行效率,沉淀汉高的数字化成功案例。 为公司后续数字化建设继续提供支撑,并为汉高拓展客户提供案例支撑。外部系统一期对接 公司erp与厂家系统、商城系统和三方商城系统进行对接,提高业务运转的效率,满足业务价值。 完成 完成与部分供应商系统的对接,与有赞商城和其他品牌的对接在持续进行中。 提高业务运转的效率,减少与品牌的沟通成本,同时满足私域部门开展相关业务活动。ERP上云及系统优化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系统自建机房部署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为了完善系统的可观测性、可扩展性,同时降低运维成本,实施系统上云方案。 完成 完成对公司ERP系统的上云,可监控观察系统的实施运行,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卡顿等问题。 提高系统运转效率,进而带动业务效率的提升。ERP与CRM对接 之前会员系统对接不充分,导致会员运营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会员数据浪费等情况,通过引入新的会员系统,建设会员运营体系来提高会员收入 完成 完成公司ERP与有赞的券、订单、会员和商品的各方面沟通。
  并持续优化当中。 完成会员运营流程的重新建设,提高会员的收入。公司研发人员同比下降53.33%,主要是因为镜联和汉高的研发人员减少,镜联已经接入有赞系统,后台不再自行研发;汉高目前着眼于开发维护存量客户。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适用 不适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1、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298.98%,主要原因是本期闲置资金理财金额变化。
  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151.44%,主要原因是本期闲置资金理财金额变化。
  3、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624.2%,主要原因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以及取得银行借款。
  4、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62.09%,主要原因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以及取得银行借款。
  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16.17%,主要原因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以及取得银行借款。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27551.49万元,本年度净利润为10131.74万元,;两者差异为17419.75万元,主要影响因素有:
  1、计提资产减值2195.52万元;2、折旧摊销16059.54万元;3、理财收益1061.6万元;4、存货增加1335.08万元;5、
  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3054.11万元;6、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3737.09万元;7、处置固定资产收益234.85万元。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投资收益 10,615,965.83 8.22% 购买理财产品。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208,700.80 1.71%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 否资产减值 21,955,192.67 17.00% 根据相关政策计提无形资产、商誉减值准备以及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否营业外收入 472,739.99 0.37% 主要是本期清理了一批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否营业外支出 1,428,269.99 1.11% 主要是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及无法收回的押金核销。 否其他收益 6,020,931.24 4.66% 主要系政府补助及小规模纳税人税费减免。 否资产处置收益 2,348,494.02 1.82% 主要是使用权资产处置损益。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是一年内到期的大额存单由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重分类至其他流动资产列示。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不适用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
  间 接待
  地点 接待
  方式 接待
  对象
  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
  要内容及
  提供的资
  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1月04日 公司会议室 电话沟通 机构 富国基金、国泰君安、招商证券、景顺长城 公司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1月4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300622博士眼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0104》
  2024年01月05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信达证券、诺安基金、泰信基金 公司发展策略及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1月5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300622博士眼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0105》
  2024年04月03 公司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信达澳银基金、信泰人寿、嘉世私募 公司发展策略及经 详见公司2024年4月3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4月3日投资日 室     等多家机构 营情况等内容 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4月09日 公司会议室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个人 参加公司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公司发展策略及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4月9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4月26日 公司会议室 电话沟通 机构 羊角私募、甬兴证券资管、信达证券等多家机构 公司发展策略及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4月26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4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4月27日 线上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国盛证券、北京永瑞财富投资、创金合信等多家机构 公司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4月27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4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6月26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涵崧基金、幸福阶乘基金、中商汇聚投资等多家机构 公司发展策略及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6月26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6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7月08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德邦证券、信达澳亚 公司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7月8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8月30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华夏基金、西部利得基金、上海玖鹏资管等多家机构 公司发展策略及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8月30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8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9月03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海南羊角私募基金、恒生前海基金、红塔红土基金等多家机构 公司发展策略及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9月4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9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09月27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森瑞私募、诚汇私募、都宜私募等多家机构 公司发展策略及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9月27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9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0月24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华创证券、信达澳亚、河床资本等多家机构 公司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10月24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0月31日 公司会议室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北京清和泉资本管理、申万菱信基金、天弘基金等多家机构 公司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10月31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2月17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中信证券、信达澳亚基金、长城基金等多家机构 公司经营情况等内容 详见公司2024年12月18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4年12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