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上海钢联(300226)
预告年度2023-12-31
预测指标非经常性损益
业绩变动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5,474.56万元。
预告类型不确定
预测数值(元)5474.56万
业绩变动同比64.74%~64.74%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预计原因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同比上升,业务情况具体如下:产业数据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践行产业数据服务快速扩张的发展战略,产业数据服务实现收入约80,1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6%。一是质量管理方面,以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和服务评价与改进为支撑,覆盖大宗商品资讯数据服务平台的各个管理、操作环节,标准化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12月27日,公司高分通过国家级“大宗商品行业资讯与数据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评估验收。二是价格指数影响力方面,上海钢联价格指数作为大宗商品现货贸易的结算依据、参考标准和衍生品合约结算基准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公司与上海数交所、深圳数据交易所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体现了数据交易所对公司优质原创数据的认可,也拓展了公司数据资产流通与利用,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三是数据要素应用方面,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持续优化上海钢联EBC平台,依托三大智慧引擎,打造四大应用系统,为用户打造可组装式的数据能力。通过内外部数据有效结合,加强了企业用户采销两端的价格动态监测,实现采购、销售价格的线上化、数字化评价,持续提升了用户智慧管理水平。钢材交易服务: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提升系统风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平台核心企业链接和服务能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上下游,加速产业数据连通和数字化升级,助力构建透明、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报告期内,钢银电商平台结算量约6,36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5,474.56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3,323.11万元)。
预告年度2023-12-31
预测指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业绩变动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5,325.44万元至21,025.44万元,同比上年变动:-9.8%至23.75%。
预告类型续盈
预测数值(元)1.53亿~2.10亿
业绩变动同比-9.80%~23.75%
业绩变动环比10.44%~195.52%
业绩预计原因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同比上升,业务情况具体如下:产业数据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践行产业数据服务快速扩张的发展战略,产业数据服务实现收入约80,1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6%。一是质量管理方面,以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和服务评价与改进为支撑,覆盖大宗商品资讯数据服务平台的各个管理、操作环节,标准化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12月27日,公司高分通过国家级“大宗商品行业资讯与数据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评估验收。二是价格指数影响力方面,上海钢联价格指数作为大宗商品现货贸易的结算依据、参考标准和衍生品合约结算基准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公司与上海数交所、深圳数据交易所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体现了数据交易所对公司优质原创数据的认可,也拓展了公司数据资产流通与利用,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三是数据要素应用方面,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持续优化上海钢联EBC平台,依托三大智慧引擎,打造四大应用系统,为用户打造可组装式的数据能力。通过内外部数据有效结合,加强了企业用户采销两端的价格动态监测,实现采购、销售价格的线上化、数字化评价,持续提升了用户智慧管理水平。钢材交易服务: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提升系统风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平台核心企业链接和服务能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上下游,加速产业数据连通和数字化升级,助力构建透明、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报告期内,钢银电商平台结算量约6,36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5,474.56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3,323.11万元)。
预告年度2023-12-31
预测指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业绩变动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800万元至26,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4%至30.46%。
预告类型略增
预测数值(元)2.08亿~2.65亿
业绩变动同比2.40%~30.46%
业绩变动环比-14.38%~104.44%
业绩预计原因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同比上升,业务情况具体如下:产业数据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践行产业数据服务快速扩张的发展战略,产业数据服务实现收入约80,1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6%。一是质量管理方面,以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和服务评价与改进为支撑,覆盖大宗商品资讯数据服务平台的各个管理、操作环节,标准化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12月27日,公司高分通过国家级“大宗商品行业资讯与数据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评估验收。二是价格指数影响力方面,上海钢联价格指数作为大宗商品现货贸易的结算依据、参考标准和衍生品合约结算基准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公司与上海数交所、深圳数据交易所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体现了数据交易所对公司优质原创数据的认可,也拓展了公司数据资产流通与利用,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三是数据要素应用方面,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持续优化上海钢联EBC平台,依托三大智慧引擎,打造四大应用系统,为用户打造可组装式的数据能力。通过内外部数据有效结合,加强了企业用户采销两端的价格动态监测,实现采购、销售价格的线上化、数字化评价,持续提升了用户智慧管理水平。钢材交易服务: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提升系统风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平台核心企业链接和服务能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上下游,加速产业数据连通和数字化升级,助力构建透明、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报告期内,钢银电商平台结算量约6,36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5,474.56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3,323.11万元)。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