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00000):破局焕新 行稳谋进

时间:2025年07月14日 中财网
浦发银行新一届管理层上任后公司面貌焕然一新,提出的数智化战略从拓展客户的战略目标到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清晰明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构建了一张宏伟的蓝图。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好,若实现转股则公司资本的约束将进一步减轻,从而推动公司估值进一步提升,建议积极关注。


  银行经营的核心是风险,风险的核心是负债成本,负债成本的核心是客群经营,客群经营的核心是公司战略,公司战略的核心在于管理层和公司治理的稳定性。浦发银行作为上海国资银行的长子,长期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国资背景深厚,在前期依靠对公端的优势成为股份行的优秀代表。不过后来由于资产质量的问题发展一度受阻,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核心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不稳定和战略执行的不到位。公司新一届管理层银行工作经验丰富,上任后公司治理趋于稳定,开始实行的数智化战略转型推动业绩触底反弹。


  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是以科技为底座,以组织为抓手拓展客群。过去浦发相对薄弱的客户基础导致了它资产收益率低于同业而潜在风险却高于同业,因此拓展客群是转型的主要目的,数智化转型战略中的五大赛道核心就是为了扩展浦发的中小型企业客群和零售客群;五数建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是达成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底座;三大保障则是从组织、资源和政策方面保证了流程优化和战略落地。整个改革体系从目标到实施路径十分清晰完善。


  公司业绩向好,未来可期。业绩方面,公司新一届管理层上任后业绩表现亮眼,2024 年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31%,较2023 年大幅提升。盈利方面,其ROE 自2018 年后长期承压,但2024 年实现边际改善,与行业均值差距也有所收窄。其中营业支出、资产减值损失对浦发银行ROE 拖累的改善较为显著,公司战略调整初显成效。资负结构方面,去年资产端贷款占比提升,对公收益率与股份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年缩小,客群下沉效果显现,零售资产和负债端仍有发力和改善空间。资产质量方面,公司不良贷款率1.36%,已实现不良贷款率连续5 年下降。集团拨备覆盖率186.96%,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提升。公司对公端房地产和平台风险以及零售端平台风险总体可控。


  “光大+中信”模式转股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资本。类似于光大引进AMC 实现转股,另一家AMC 中国信达近期将持有约1.1785 亿张浦发转债全部转为浦发银行A 股普通股,测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可提升16bp 至8.95%。后续转股除信达继续转股外,浦发可能采用中信模式推动剩余的转债将逐步转股,即假设股价可以一直维持在使得转股溢价率为负的水平上,那么预计剩余的转债将逐步转股。若全部转股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再度提升52bp 至9.47%,公司资本约束将进一步减轻,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客群反哺长期来看有望推动盈利和估值持续提升。截止到2025 年7 月11 日,浦发银行PB 为0.63 倍,在股份行中居中。不过公司ROE 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只要公司的管理层能够保持专业和稳定,继续推进金融科技的建设,客群拓展的作用将在未来3-5 年内逐步体现。一方面下沉客群可以提升浦发银行资产端的定价能力和负债端的揽储能力,同时对授信和风控能力的打磨可以使得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好,从而带动公司估值的提升。我们相信随着大股东对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性和专业性重视程度提升,新一届管理层破局焕新,浦发银行最艰难时间已经过去,随着公司治理理顺和数字化转型稳健推进,浦发银行经营会延续改善向好趋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经济基本面改善偏慢;政策力度低于预期;存款竞争及定期化加剧;资本市场波动超预期。
□.王.先.爽./.乔.丹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