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曙高科(688433):工业级3D打印领军企业 消费电子蓝海打开成长空间

时间:2025年09月10日 中财网
全链条自主研发,持续深耕工业级3D 打印。


  华曙高科是国内唯一一家加载自主增材制造工业软件、控制系统,并实现SLM 设备和SLS 设备产业化量产销售的企业,是全球极少数同时具备设备、材料与工业软件全链条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公司2019–2023 年营业收入与利润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4.41%。2023 年营收达6.06 亿元,同比增长33%;2024 年受航空航天需求阶段性回落影响,营收下降至4.92 亿元。


  2025 年上半年收入重拾增长,显示下游需求回暖,但净利润受股份支付和新建厂房折旧增加影响,短期承压。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消费电子领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全球3D 打印市场保持稳步扩张,据Wohlers 估计,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0亿美元。其下游应用正由传统工业场景加速向多元领域拓展:(1)在航空航天领域,3D 打印已成为轻量化与复杂部件制造的核心手段。航空航天在2022 年中国下游应用中占比达16.72%,为占比最高的应用领域;(2)在汽车领域,2024年全球3D 打印市场规模约为33.6 亿美元,预计到2034 年将超过256.1 亿美元,定制化与快速迭代需求驱动显著;(3)在医疗和人形机器人领域,随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将在功能复杂化与精密化方向进一步拓展;(4)在液冷散热领域,AI 驱动的高功率GPU 快速推升需求,3D 打印液冷板凭借复杂微通道成型优势脱颖而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5)消费电子正成为3D 打印应用的重要突破口,2024 年中国市场规模已达1.98 万亿元。以荣耀折叠屏铰链、Apple Watch表壳、iPhone 中框等钛合金部件的规模化试点为代表,3D 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行业需求加速释放,并逐步成长为继航空航天与汽车之后的新增长极,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


  金属与高分子双轮驱动,自研技术优势领先,软硬件协同发展。


  华曙高科作为3D 打印设备核心供应商,积极布局成为金属+高分子全系列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高分子增材制造环节,公司具备稀缺的系统化能力:一方面,依托Flight 高速激光烧结技术与突破赢创垄断的国产PA12 材料体系,推动产品在消费场景落地;另一方面,公司自研BuildStar 与MakeStar 软件平台,支持核心工艺参数灵活调节,实现从建模、控制到打印的全面数字化,并提升开放性与兼容性。


  公司构建了“设备–材料–工艺–软件–应用”全链条一体的技术闭环,形成“双技术路径+软硬件协同”的结构性优势,差异化竞争力持续强化。


  全球化战略联动多元业务与技术体系,打造全域竞争力。


  1.海外业务成绩显著。2024 年,公司境外收入为1.47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8%。


  于行业内率先成立北美、欧洲子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32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销量超过1200 台,客户包括宝马、捷普等海外工业巨头。依托渠道伙伴合作与系统培训+服务网络,公司加快全球化布局,持续强化本地化服务与市场响应能力。


  2.业务领域广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客户群体多元化,包括工业企业、科研机构、体育品牌等,市场风险分散。


  3.设备覆盖金属与非金属两大路径,兼具激光选区熔化(SLM)与激光烧结(SLS)等主流技术路线,构建出多系列、高性能的设备矩阵,技术广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三大业务线协同发力,中长期成长逻辑明确。公司依托3D 打印核心技术,积极拓展消费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下游多场景应用。业务布局持续深化,盈利能力保持稳健。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 亿元、1.18 亿元、1.67 亿元,对应PE 为236、175、124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发展与渗透进程不及预期、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等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王.可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