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电气风电(688660)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双碳”政策在已构建的“1+N”(《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体系基础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巩固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3亿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85%以上。作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2,068万千瓦,同比增长18%;本年度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7,982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达7,579万千瓦,海上风电达404万千瓦。2024年度国内风电招标、中标规模大幅增长,国内整机厂商进一步加速拓展海外风电市场。据业内媒体统计,2024年国内与国际项目中标规模合计同比增长90%,其中2024年国内整机商在海外项目中标量突飞猛进,同比增长约204%。
  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广阔前景使挑战与机遇并存,且随着市场的持续发展,竞争态势还在不断加剧。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CWEA”)披露,我国国内风电机组价格自“十三五”末、“十四五”初抢装后大幅下降,至2024年国内风电陆上机组(不含塔筒)加权平均价格降至1,400元/千瓦左右,海上机组(不含塔筒)加权平均价格降至3,000元/千瓦以下。报告期末,风电机组价格止跌企稳,但仍处于低位。
  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持续强化市场营销资源投入,优化营销策略与资源配置,推动市场订单大幅增长,2024年内新增风机销售订单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两倍,同时紧抓交付,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04.3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20%。另一方面继续多措并举降本控本,产品销售订单毛利率水平正在逐步改善,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5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减亏 4.86亿元。降本控本成效显现。
  报告期内公司推进的主要工作如下:
  1、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技术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力
  公司顺应行业风机产品大型化趋势,对风电大型化趋势做出准确技术研判,制定匹配市场、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规划及产品路线图,并持续优化覆盖设计、产品、工艺、质量、订单、运维服务等技术深度融合的“大技术”体系,在提高产品成本竞争力、提速产品开发周期的同时保证产品可靠性。产品开发方面,陆上卓越平台10MW级别的大兆瓦风电机组产品在报告期内快速投入市场,公司已启动12-15MW产品预研工作,以在行业内保持产品技术领先。海上产品18-20MW级别风电机组已在报告期内实现样机下线,20-25MW级别风电机组产品预研工作有序开展。随着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在报告期内投放市场的各个新产品也迅速实现商业订单突破。产品技术研发方面, 海上16MW漂浮式样机顺利下线,陆上10MW级构网型风机技术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跟网型风机在弱电网下的稳定运行问题,满足电网强度弱、惯量低的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系统需求。关键零部件技术穿透方面,自研自制的全碳纤维主梁叶片S98V3A、超低风速碳纤维叶片S108均成功下线,自主研发的低速重载滑动轴承顺利通过齿轮箱台架加载试验。
  2、全面提升市场拓展能力,推进营销体系变革,订单实现大幅增长。
  公司积极推动营销组织变革,进一步细化、调整客户及区域的划分,完善大客户与区域协同的市场拓展机制,聚焦并及时响应市场与客户需求,有效提升客户粘性,同时通过产业协同、以点带面、资源合作、长期深耕、区域拓展、央地联动等模式实现多个订单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国内风机中标体量有大幅提升,新增订单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比实现加倍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报告期内持续加快拓展海外业务,已制定形成更全面深入的海外业务规划,并持续推动海外商业模式创新,扩大在欧亚、东南亚、韩国等重点区域和国别的市场份额,完善海外产品布局及技术能力,成功交付部分海外项目并实现本地化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风机销售订单共计12,410.5MW,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43.93%,其中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2,747MW,累计在手订单为15,967MW,较上年同期提升了79.99%。
  3、稳步推进风资源开发,“投建运转”模式有效运转。
  公司加深市场洞察分析,紧密跟踪沙戈荒大基地、各省市风电规划、“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等的进度情况,精细策划资源获取策略。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主开拓资源以及与合作方联合开发等方式获取120万千瓦项目核准。
  在此基础上,公司仍采用“投建运转”滚动开发模式推进风资源开发与投资业务,及时回流资金。
  报告期内公司自持风场中完成建设的装机容量为139.4MW,其中在报告期内实现转让的自持风电场容量共计 30MW,实现投资收益 0.51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权益装机量 1,115.12MW,其中已完成建设622.38MW,在建为492.74MW。
  报告期内,公司自持风场产生的发电收入为9,417.3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00%。
  4、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以高质量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就新建风场全力打造标杆“三0风场”,即在完成安装调试风电机组后,必须以“0故障、0投诉、0损失”通过240小时连续无故障试验运行,就存量风场持续提升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降低MTTR(平均修复时间)。公司细化服务业务布局,聚焦布局客户备件电商平台,拓展增功改造业务等高附加值类细分市场。其中,公司与部分重点客户相继成功签约电商平台,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备件订单的获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成功中标了国电投宁夏香山风电场项目以及华电莱州郭家店风场项目的“99 换 116”叶片增功技改,标志着公司在拓展增功改造业务方面持续实现批量项目的落地。
  顺应行业深远海风电发展趋势,公司在业内率先推出的海上风电运维母船“至臻 100”和“至诚60”,集高效运维、绿色运维、智能运维、安全运维于一体。两艘运维母船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海上风电场运维服务的市场需求,也将填补国际海上风电运维装备的需要,公司将紧抓国内外市场发展机遇,最大化提高两艘运维母船的经济效益。
  报告期内,公司质保期外的服务业务以及备品备件的新增订单金额为47,082.7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1,693.36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6.11%。
  5、持续夯实质量管理能力,产品测试验证能力优化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可靠性,公司不断优化面向全产品过程、全订单过程、全业务流的“大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流程,实现全业务流质量管理,全面保障产品质量与可靠性。
  与此同时,公司布局的全球最大风电试验平台在报告期内建成并投运,建立了“零部件-子系统-整机”研发测试验证体系,保证产品可靠性。该测试平台具备50MVA拖动能力、40MW+测试能力、全功率加载能力、电网适应性能力、半实物仿真能力、多自由度加载能力等先进功能,覆盖直驱、半直驱、双馈、鼠笼机型,可同时满足齿轮箱、发电机、传动链、变流器测试等核心零部件的测试,为行业机组大型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公司将继续建设多自由度加载平台并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6、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优化,激发公司组织发展新动能
  为激发组织及员工动能,公司完善了以“高目标追求、高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实现了激励向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开源节流、提质增效、一线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倾斜,以更好地匹配资源。
  同时,公司持续落实以“能上能下”为导向的干部选用和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干部选用管理,建立“Y”通道专业专家岗位体系及选拔机制、人才梯度培养机制,成功引进高端人才,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公司组织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转至电气风电(688660)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