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桑达A(000032)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3,500万元至27,500万元。 | -275000000.00~-235000000.00 | 2022年度,各地疫情频发。面对严峻考验,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开展生产经营,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业务实现持续增长,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公司持续加大数字与信息服务领域研发投入,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具体原因:一是公司重点打造中国电子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链中“云数融合”核心能力,报告期内在云计算及存储、数据服务、数字政府与数字城市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研发产品不断丰富,陆续发布了中国电子云专属云CECSTACK、仓山CeaCube超融合一体机、仓海CeaStor分布式存储、容器云CeaKE、边缘云CeaEdge;云数据库CeaSQL、大数据平台CeaInsight、飞瞰数据中台、飞思AI中台等系列产品;一网统管、营商通等解决方案产品。二是受疫情影响,公司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的市场拓展、业务交付、资金回款等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 首亏 | 3.40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00万元至16,000万元。 | -160000000.00~-110000000.00 | 2022年度,各地疫情频发。面对严峻考验,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开展生产经营,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业务实现持续增长,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公司持续加大数字与信息服务领域研发投入,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具体原因:一是公司重点打造中国电子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链中“云数融合”核心能力,报告期内在云计算及存储、数据服务、数字政府与数字城市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研发产品不断丰富,陆续发布了中国电子云专属云CECSTACK、仓山CeaCube超融合一体机、仓海CeaStor分布式存储、容器云CeaKE、边缘云CeaEdge;云数据库CeaSQL、大数据平台CeaInsight、飞瞰数据中台、飞思AI中台等系列产品;一网统管、营商通等解决方案产品。二是受疫情影响,公司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的市场拓展、业务交付、资金回款等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 首亏 | 3.87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1054元至0.1405元。 | -0.14~-0.11 | 2022年度,各地疫情频发。面对严峻考验,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开展生产经营,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业务实现持续增长,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公司持续加大数字与信息服务领域研发投入,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具体原因:一是公司重点打造中国电子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链中“云数融合”核心能力,报告期内在云计算及存储、数据服务、数字政府与数字城市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研发产品不断丰富,陆续发布了中国电子云专属云CECSTACK、仓山CeaCube超融合一体机、仓海CeaStor分布式存储、容器云CeaKE、边缘云CeaEdge;云数据库CeaSQL、大数据平台CeaInsight、飞瞰数据中台、飞思AI中台等系列产品;一网统管、营商通等解决方案产品。二是受疫情影响,公司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的市场拓展、业务交付、资金回款等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 首亏 | 0.39 | 2023-01-31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3,000万元至36,000万元。 | -360000000.00~-330000000.00 | 2022年上半年,虽然受到各地疫情频发的严峻考验,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仍然实现了稳步增长,主要是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业务保持了稳定发展。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暂时表现为亏损,主要是一方面公司在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重点打造中国电子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链中“云”“数”核心能力,上半年发布了中国电子云仓海CeaStor存储与仓山CeaCube超融合两大核心产品,为企业上云构筑坚实安全的“云底座”;另一方面,公司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市场拓展和项目交付因疫情影响进度推迟,该部分业务的收入和利润预计将在下半年项目交付完成后实现。 | 首亏 | 1462.37万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1,000万元至34,000万元。 | -340000000.00~-310000000.00 | 2022年上半年,虽然受到各地疫情频发的严峻考验,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仍然实现了稳步增长,主要是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业务保持了稳定发展。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暂时表现为亏损,主要是一方面公司在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重点打造中国电子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链中“云”“数”核心能力,上半年发布了中国电子云仓海CeaStor存储与仓山CeaCube超融合两大核心产品,为企业上云构筑坚实安全的“云底座”;另一方面,公司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市场拓展和项目交付因疫情影响进度推迟,该部分业务的收入和利润预计将在下半年项目交付完成后实现。 | 首亏 | 3626.12万 | 2022-07-15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2722元至0.2986元。 | -0.30~-0.27 | 2022年上半年,虽然受到各地疫情频发的严峻考验,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仍然实现了稳步增长,主要是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业务保持了稳定发展。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暂时表现为亏损,主要是一方面公司在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重点打造中国电子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链中“云”“数”核心能力,上半年发布了中国电子云仓海CeaStor存储与仓山CeaCube超融合两大核心产品,为企业上云构筑坚实安全的“云底座”;另一方面,公司数字与信息服务业务市场拓展和项目交付因疫情影响进度推迟,该部分业务的收入和利润预计将在下半年项目交付完成后实现。 | 首亏 | 0.04 | 2022-07-15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0,500万元至36,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8%至161%。 | 3.05亿~3.65亿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与中国系统的重大资产重组,中国系统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形成了产业服务和信息服务两大业务布局。2021年度,公司整体收入规模和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产业服务业务包括高科技产业工程、供热服务等虽然受到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但凭借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市场能力、交付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收入规模和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信息服务业务初步形成以“云+数+解决方案”的主营产品及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实现了翻倍以上增长,综合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 预增 | 1.40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3,000万元至3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1%至162%。 | 3.30亿~3.90亿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与中国系统的重大资产重组,中国系统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形成了产业服务和信息服务两大业务布局。2021年度,公司整体收入规模和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产业服务业务包括高科技产业工程、供热服务等虽然受到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但凭借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市场能力、交付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收入规模和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信息服务业务初步形成以“云+数+解决方案”的主营产品及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实现了翻倍以上增长,综合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 预增 | 1.49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3326元至0.3931元。 | 0.33~0.39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与中国系统的重大资产重组,中国系统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形成了产业服务和信息服务两大业务布局。2021年度,公司整体收入规模和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产业服务业务包括高科技产业工程、供热服务等虽然受到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但凭借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市场能力、交付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收入规模和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信息服务业务初步形成以“云+数+解决方案”的主营产品及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实现了翻倍以上增长,综合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 续盈 | 0.36 | 2022-01-29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0万元至1,1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6%至89%。 | 850.00万~1100.00万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了发行股份购买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系统”)股权事项,中国系统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形成了产业服务和信息服务两大业务布局。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产业服务业务包括高科技产业工程、供热服务等均较上年同期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业务规模和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信息服务业务订单和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但由于该业务板块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公司在“云+数+解决方案”的主营产品及服务能力方面持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使得公司本期盈利能力指标较上年同期有一定程度下降。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现为亏损,主要是受信息服务业务的影响。一方面是中国电子云、数据创新等网信产业关键技术领域需持续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是部分信息服务项目在第三季度仍处于项目交付阶段,尚未实现收入所致。 | 预减 | 7995.00万 | 2021-10-15 | 2021-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0089元至0.0116元。 | 0.01~0.01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了发行股份购买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系统”)股权事项,中国系统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形成了产业服务和信息服务两大业务布局。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产业服务业务包括高科技产业工程、供热服务等均较上年同期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业务规模和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信息服务业务订单和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但由于该业务板块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公司在“云+数+解决方案”的主营产品及服务能力方面持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使得公司本期盈利能力指标较上年同期有一定程度下降。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现为亏损,主要是受信息服务业务的影响。一方面是中国电子云、数据创新等网信产业关键技术领域需持续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是部分信息服务项目在第三季度仍处于项目交付阶段,尚未实现收入所致。 | 预减 | 0.19 | 2021-10-15 |
|